几醉池亭雪色醪,近闻亭子势尤高。
白鸥不避新翻曲,黄鸟时窥旧赐袍。
波影半帘云滉瀁,山形四面画周遭。
我来壁上题诗句,秃尽山中顾兔毫。
【注释】
(1)亭湖:指太湖洞庭山的湖上亭。
(2)几醉:几次醉酒。
(3)雪色醪:指酿制有白色花纹的酒。
(4)白鸥不避新翻曲:指白色的鸥鸟不怕翻动的新曲。
(5)黄鸟时窥旧赐袍:指黄色的鸟不时地窥视着旧时的赐衣。
(6)波影半帘云滉瀁:指水波荡漾,半帘的云雾缭绕不定。
(7)山形四面画周遭:指四周的山形如同绘画一般。
(8)秃尽山中顾兔毫:指在山中题诗把笔秃光。
【赏析】
这首诗描写太湖洞庭山亭子上的景色。首句写亭子高,次句写亭子高而美。后两句写亭子周围的景物之美。末二句写诗人在这里吟诗挥毫。全诗写得十分生动传神。
“几醉池亭雪色醪”,说诗人多次到太湖亭上饮酒,喝得烂醉如泥。“几”字写出了诗人对这次饮酒的兴奋和得意。“雪色醪”即雪色的美酒,这里借指太湖的湖水。
“近闻亭子势尤高”,说最近听说亭子地势很高峻。“尤”字突出亭子的高峻。
“白鸥不避新翻曲”,意思是白色的鸥鸟不会避开新翻动的曲子。这里的“新翻曲”是指亭子周围的水波声。这句是说,当人们听到亭子周围水波翻动的声音时,白色的鸥鸟却毫不在意。
“黄鸟时窥旧赐袍”,意思是黄色的鸟时常窥视着旧有的官服。这里的“黄鸟”是指黄色的野鸡,也即鹤。鹤是古代帝王、贵族常用的鸟,这里用它来形容亭子的高贵华丽。“旧赐袍”指的是皇帝曾经赏赐过的官服。这里的官服是鹤穿在身上的。
“波影半帘云滉瀁”,意思是水波的影子映在一半的帘子上,云雾在四周流动。“半帘”指半开的帘子,也就是窗子的一半。“波影半帘”是说水波的影子映在窗子的一半上。“云滉瀁”形容四周的水波在不断地流动变化,好像一片飘忽不定的云彩。
“山形四面画周遭”,意思是四周的山形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画周遭”是说山的形状就像是一幅图画一样环绕着四周。这两句是说太湖周围的山水景色非常美丽。
“我来壁上题诗句,秃尽山中顾兔毫”,意思是我来墙上题写了诗句,把笔都磨秃了。“秃尽”就是磨光的意思,这里是说诗人已经把笔磨光了。“顾兔毫”是传说中一种能写字的毛笔,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笔墨。这两句是说诗人为了留下美好的景色而题写了很多诗句,以至于把笔都磨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