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驹
【解析】 此诗题下自注:“次竹郑梅痴游诸罗席上见赠韵。”郑梅,名不详。竹郑、梅痴,均为作者的自称。“次竹”,犹言“次第”。郑梅与自己同席而坐,因之有“次竹”之名。次竹者,亦次第也。 次:第一的意思。 竹郑:即郑竹,为郑梅别号。竹郑,当是作者的自号或别号。郑梅,即郑竹,为郑梅的别称。竹郑,当是郑竹的别称。竹郑,当是指郑竹。竹郑,指郑竹。 郑竹,指郑竹。 郑竹,指郑竹。 郑竹,指郑竹。 郑竹,指郑竹
这首诗是1906年在嘉义大地震中感怀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在灾难面前的深深担忧,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丙午1906三月嘉义大地震庚午1930十一月又大震感赋 注释: - 丙午:指1906年,农历丙午年 - 1906三月:即丙午年三月,也就是诗人出生或成长的时间 - 嘉义大地震:发生在1906年的嘉义大地震 - 庚午:指1930年,农历庚午年 - 1930十一月:即庚午年十一月
【注释】 并蒂兰:一种双生花。 九畹栽:九种草,即香草。 蝶梦幻双胎:形容花朵美丽动人,犹如蝴蝶梦中的双胎。 同心臭味徵佳朕,比萼婵娟逞艳材:指花朵的颜色与香味都很美,如同皇后般高贵。 纫佩应添才子慧,调琴重藉美人陪:意为女子佩戴着美丽的饰品,男子应该更加智慧,共同弹奏琴曲,陪伴美人。 幽芳合写怡怡照,鹣鲽飞潜莫浪猜:指花香宜人,可以愉悦身心,而鱼和鸟等水生生物在天空飞翔,不要妄加猜测。
【解析】 “花雾”是本题的关键,全诗围绕“花雾”展开描写,写景、抒情。第一二句写雾气中隐约可见的花朵,第三四句写雾气弥漫的树木和院落,第五六句写雾气弥漫的树林、庭院,第七八句写雾气弥漫的树林、庭院,尾句用反问语气,写出了作者对雾气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 清晨的花雾缭绕着树梢,朦胧中只见红花绿叶。隔着帘子隐隐约约地看见那花儿,小院子里弥漫着淡淡的香气。密布在林间的雾气让人忘记白天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藤男爵夫人遗照的诗,通过对她的赞美,表达了对她的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蒲璧家声咏絮才,文明轨范女中开。 “蒲璧”是指蒲壁画,是一种古代的绘画技法,“咏絮才”则是指善于吟诵诗歌的人才,这里指藤男爵夫人擅长诗歌和文学。她的家庭有着浓厚的文学氛围,她的才华横溢,被誉为“咏絮才”。 - 徽音克赞调元手,懿德还教薄海推。 “徽音”是指美好的音乐
【注释】 ①省识:指省视,指代作者曾去拜访过他。先生:这里泛指朋友、故交。 ②流光:时光。四十年:指与先生的交往时间。 ③交游:交友。累世:世代。 ④雅抱:高雅的怀抱。同:与。 ⑤豳风:《诗·国风》中的《豳风》,是西周时期的民间歌咏,多描写农事,风格质朴。野弦:指民谣。 ⑥道山:指道教修行的地方。 ⑦剧:甚;很。潸然:流泪的样子。 【译文】 我重新见到先生时,已经四十多年了。
廿五年华劫两经,果真坎坷午频丁。 层层山岳翻湖海,莽莽乾坤付醉醒。 厄闰黄杨惟及木,灾倾白屋剩残瓴。 伤心周道成荆棘,蒿目时艰地岂灵
片羽秋云感世轻,跫音喜得问鸥盟。 板桥画意承先绪,驴背诗怀仰逸情。 银甲偶搊秦女曲,金樽喜按杜家兵。 雾峰九九思前度,闻野鸣皋鹤一声
蒲璧家声咏絮才,文明轨范女中开。 徽音克赞调元手,懿德还教薄海推。 天际琼枝仙露湛,日边绮藻五云裁。 金闺慧业同矜式,翟茀鸣珂耀上台
省识先生面,流光四十年。 交游曾累世,文字亦因缘。 雅抱同秋水,豳风入野弦。 道山归去也,凭吊剧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