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赋
这首诗的原文是: 方塘活水引源头,有志商霖此处求。 遇陆必腾追电马,临流须作济川舟。 风恬上水天机发,月照虚窗夜气浮。 世道好时鸡唱早,闻声曾学祖生不。 逐句释义及译文: 1. 方塘活水引源头 - 形容一个清澈的池塘像活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 2. 有志商霖此处求 - 表达了诗人在此地寻找理想和目标的决心。 3. 遇陆必腾追电马 - 遇到困难时,就像马儿被电击一样迅速奔跑。 4.
【注释】 天马: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驯养的骏马。《庄子·齐物论》:“有神人投木鸟,其名为卵。”鬼泣、神泣:形容哭声悲切。漏分:指时间的流逝。樗栎:一种树名,比喻无能的人。翻恨不如君:指自己不如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和邑博林吴航韵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人借咏怀古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诗中既有对古人的评价,也有对今人的批评,同时还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感慨。 “天马真空冀北群,吴江枫落协前闻
注释: 1. 次韵论为学自得之趣与杨子泰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自己的学问和感悟为主题,与友人杨子泰唐共同探讨。 2. 满眼韶光共看春:形容景色美丽如画,让人陶醉其中。 3. 地无限也天无禁,我有情兮花有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 泉水源深方达远,芭蕉心尽又添新:描绘了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和变化,以及它们所蕴含的生命力和智慧。 5. 生生认到无穷处,万紫千红总是真
螺峰别号与洪司训题次其韵也 插空突兀仰螺峰,八表溶溶淑气冲。 色映落霞丹穴并,顶悬孤月夜光同。 高操星斗文章笔,妙合风云变动功。 桃李春融沾化雨,可人红白万花丛。 注释:螺峰是一处风景名胜,位于螺山之上,景色壮丽。诗中描述了螺峰的奇特形态和美丽景色,以及它所散发的温暖的气息。螺峰的颜色与落霞相互映衬,使得整个山峰显得更加迷人。山顶上的孤月与夜空中的星辰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注意通读全诗,掌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墨庄十有为庐陵高半穷神道人题”,这是第一句,写自己居住的地点,也是自己生活、创作的场所;“寂寂无声太古弦,先天冥会坐端然。光风霁月从烹炼,春蚓秋蛇共蜿蜒。生意两间归范冶,广寒平地见婵娟。清泉白石堪修禊,笔砚终身结好缘”
诗名:《次韵写怀》 登眺玄龙百尺楼,浩歌惊破洞庭秋。霏霏滴耳檐前雨,落落屠龙海上舟。 世态随时更旧局,风光为我遣闲愁。仙人黄鹤归何处,欲借遨游遍十洲。 注释翻译: 诗句注释: 1. "登眺玄龙百尺楼":登上高耸入云的楼,可以远眺四周。 2. "浩歌惊破洞庭秋":高声歌唱,洞庭湖秋天的景色被歌声震得更加壮观。 3. "霏霏滴耳檐前雨":细雨如丝,落在屋檐,水滴声连绵不断。 4.
次韵送双湖还潮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的心情。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逐词释义: 1. 神龙出海头:比喻朋友即将离开,如神龙出海般壮观。 2. 白云飞绕气相求:形容朋友离去时,天空中白云飘动,仿佛在为我的朋友祈祷或祝福。 3. 江亭难别歌离曲:在江边的亭子里,我们难以分离,只能唱歌告别。 4. 岸柳无缘系去舟:我无法将船系在岸上的柳树上,因为我必须离开。 5. 衣钵浚源流泽远
长乐邓东峰诗来和以答之论学 只拳提起破玄机,唤醒惺忪旧梦痴。 自我一身全太极,何人千古认良知。 高攀月窟开心目,清吸山泉洗胃脾。 周岸共登无障碍,坦行南北与东西。 注释:这首诗是邓东峰的《论学》中的一首,作者用“一”字开头,引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只要自己坚持自己的信仰,就能打破一切玄机,唤醒沉睡的良知。他提倡要像月亮一样高悬在天空,让心灵得到净化;像山泉一样清澈透明,让内心得到洗涤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诗意境宏大,情感细腻。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三句“正拟凭栏大观海,俄惊啼鸟倍伤春”中的“拟”“倍”二字用得巧妙传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既想观赏海的壮阔景色,又因听到啼鸟而感到春意阑珊,倍添伤感。第四句“临岐此日应难别,遗教终身不失亲”,写出了雷师傅对作者的深情厚意,也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之情。最后两句写景,以景寄情,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美好祝愿。
门人吴贯索勉诗静中有感一律晓之。张天赋(1488—1555),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明朝诗人,兴宁人。他从小负有才名,跟随湛甘泉游,闻得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 诗句原文: 老大乾坤理在人, 人从何处认天真。 梧桐杨柳看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