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诗句释义 1 寻迷楼遂登平山堂:这句诗表明诗人在寻找迷失的方向后最终找到了一座名为“平山堂”的楼阁。 2. 隋家东引汴渠流,锦缆牙樯向此游:这里描述了汴渠(即今天的黄河)向东流淌的景象,以及船只上的精美装饰(牙樯)正指向这座楼阁。 3. 玉殿凄凉萤火夕,丹枫摇落石鲸秋:玉殿可能指的是宫殿或庙宇,这里用萤火虫和丹枫来描绘夜晚的寂静与萧瑟,而石鲸则暗示了秋天的萧索。 4. 塞鸿南度经吴苑
诗句解读与注释- 广陵驿下大江干:在扬州的广陵驿站,位于大江之滨。这里指诗人的住所靠近大江南岸。 - 谁遣西来十日欢:是谁安排让友人何于参从西边来,与我共度十天的快乐时光呢?“何于参”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或者地名,表示来自西边的朋友或亲人。 - 落魄怜余羁楚甸:我因漂泊而感到凄凉,同情那些被囚禁在楚国边境的人们。"落魄"形容失意、潦倒的生活状态。 - 连翩送尔入长安:你接连不断地送来
中秋 千家疏柳送鸣蝉,秋霁长空月正圆。 山势北连平楚外,海门东望片帆前。 坐闻戍角临城起,愁听邻砧闭阁眠。 借问淮南丛桂树,何人还赋小山篇。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千家疏柳送鸣蝉:稀疏的柳树在秋风中摇曳着,发出阵阵蝉鸣。 2. 秋霁长空月正圆:秋雨过后天放晴,天空中的月亮显得格外圆满明亮。 3. 山势北连平楚外:山脉延绵至北方,与平原相接。 4. 海门东望片帆前:站在海门向东远眺
秋风起兮云飞扬, 江国茫茫人何在? 谈笑之间笔落手, 功名何处不归航。 秋风起兮云飘扬, 落叶满地篱门旁。 莫向淮阴叹韩信, 汉庭未必不封王。 注释: - 秋风起兮云飞扬:秋风萧瑟,云彩飘荡。 - 江国茫茫人何在:辽阔的江国,不知谁还在。 - 谈笑之间笔落手:轻松愉快的交谈中,笔触落下。 - 功名何处不归航:功名成就,哪里不是人生的归宿。 - 秋风起兮云飘扬:秋风萧瑟,云彩飘荡。 -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平山堂在蜀冈边,松树环绕下的清泉第五泉。 2. 梵宇(佛寺)钟声悠扬,山谷回响,仿佛千涧之水落。 3. 江门(长江入海的地方,此处泛指长江)秋色如画,片帆高悬,景色宜人。 4. 题诗旧社之人何处?挥麈高斋之客共同参悟禅理。 5. 更欲与君共游出世间,归心多在白云天外。 译文: 1. 平山堂位于蜀冈边上,松树环绕下的清泉被称为第五泉。
泰州光孝寺留别法轮上人 十年萍迹叹浮沉,此际因怜静者心。 明月独堪裁薜荔,白云犹自恋衣簪。 疏钟隐隐千峰碧,高阁重重万树深。 别去江淮清梦远,他时书札复相寻。 注释: 1. 十年萍迹叹浮沉:形容自己像漂浮的浮萍一样,经历了许多事情,感叹生活的起伏不定。 2. 此际因怜静者心:在这个时候,我因为怜惜那些内心平静的人,所以留下。 3. 明月独堪裁薜荔:形容月光皎洁,足以裁剪薜荔
秋日山中寄怀燕京诸友关河遥望五云长,巾舄翩翩剑气光。 万里青天飞紫雾,几家红树散秋霜。 怜余兰茝垂丹壑,忆尔风尘在异乡。 此际南来燕塞雁,可无书札寄山房。 注释: 1. 关河遥望五云长:远望着关河(指家乡)上空的云雾缭绕,久久不散。 2. 巾舄翩翩剑气光:形容穿着古代士人服饰,佩剑的样子飘逸有神。 3. 万里青天飞紫雾:指遥远的天边,天空中飘荡着紫色的雾气。 4. 几家红树散秋霜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把袂离杯惜共传,君家白发最堪怜。 注释: "把袂"指整理衣襟,"离杯"意指告别酒席,"惜"表示珍惜。"君家"指对方家庭,"白发"比喻年迈或忧愁。 译文: 我整理着衣襟,与酒杯告别,你家族中那些白发的老人最令人同情。 2. 漫游湖海三千里,旅食风霜二十年。 注释: "湖海"指广阔的水域,泛指远方,"旅食"形容在外地生活无定所,"风霜"象征艰辛和岁月的流逝。 译文
注释: 1. 登楼万里望乡关,倦翼江南不可攀。 2. 易水寒波飘木叶,楚天秋色满河山。 3. 城边征雁千群起,驿外归人一骑还。 4. 独客此心君不见,风尘何以慰愁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南归的不舍和担忧。整首诗以“望”、“飞”、“落”、“起”、“归”等动词为线索,将读者引入诗人的视角,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句“登楼万里望乡关”
【注释】 ①傅应秋:人名。 ②南归:回故乡。 ③樽酒:酒。 ④南国三江:指长江、珠江和钱塘江,泛指南方地区。 ⑤越鸟: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后吴越为敌。这里借指友人。 ⑥天涯:极言远隔。 ⑦吴钩:吴地的宝剑(在今江苏苏州)。 ⑧水远山长:形容旅途遥远。 ⑨赏析:此诗写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首联“留”字点出诗人留而不送之苦;颔联以时间推移来衬托别离之情之深;颈联用比喻的手法写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