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金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语言表达及赏析的能力。此题考核诗句的含义和作用,以及赏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此题“逐句释义”“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概括分析,最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其一: 云已出山难入岫,况更初服说深林。 注释: 云已经升到天上难以再飞进深山里,何况你刚脱下官衣就到深林之中呢?出山:指离开官场。岫(xiù),深山。说:同“悦”
释义: 齐王的颜面很容易改变,不需要再修饰;对着客人挥笔书写,最能表达我的心意。 一杯美酒能写上百篇,这显示出我挥笔如飞的速度;深入探索细微之处,一笔也能描绘出成功。 注释: 己未园居即事四首 其三:这是诗人对己未年(公元799年)在园中居住时的生活情景的描写。“己未”指的是诗人的出生年份749年,这一年是唐朝文宗太和五年。“园居”指的是诗人居住在园子里。“即事”表示的是眼前发生的事
诗句释义: - 世事浮云薄:描述了世界或人生的变幻无常,如同飘忽不定的云一样轻薄。 - 闲来一钓竿:描绘了闲暇时垂钓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心闲身自适:指心境宁静时,身体和心灵都能得到满足和舒适。 - 烟水万重宽:以烟水为喻,表达了内心的宽广和平和。 译文: 在世间的繁华与喧嚣中,我只选择了一个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方式。闲暇时,我会选择钓鱼来度过时光,享受那份独处的美好
诗句如下: 一春畚挶未曾停, 弥隙修残又几经。 更补山巅功一篑, 异时待作小棕亭。 注释信息: - 一春畚挶未曾停:一年到头,不停地搬运泥土。 - 弥隙修残又几经:修补墙壁上的裂缝和破损的部分,已经经历了多次。 - 更补山巅功一篑:进一步补充山顶的工作,相当于完成一个土筐。 - 异时待作小棕亭:将来的时候,打算建造一个小棕树的亭子。 赏析:
【注释】 急流勇退:指不留恋权势,及时隐退。赋闲居:做官后辞官归隐。长携:经常携带。花底书:花下读书。袁伯业:东汉人袁安,隐居时与妻子在院子里种菜,邻居来借菜,袁氏说:“我家里没有菜了。”邻居说:“你家中有袁伯业的菜园子。”后用来比喻隐居生活。樵渔:打柴、捕鱼的隐士。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退隐后。诗一开头就写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急流勇退”是说自己不留恋权柄,要急流勇退
乱世财多是祸根,黄金散尽幸身存。 知机有愧倪高士,决见能先破众昏。 注释: - 乱世财多是祸根:在动荡的时世中,财富越多往往越容易成为祸害的根源。 - 黄金散尽幸身存:尽管失去了所有的财富,但我侥幸地生存下来。 - 知机有愧倪高士:对于懂得时机的人来说,我似乎感到有些羞愧。 - 决见能先破众昏:果断和智慧能够超越多数人的愚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感慨和反思
注释:替朱久香少宰画花间补读图二首其一,这是为朱久香少府的《花间补读图》所写的第二首诗。 首联:“替写新图有所思,看花补读两相资。” 意思是说,我替少宰画了一幅新的图画,心中有所思考,同时,我在看花时也在读书,这两样事情互相补充。 颔联:“自惭累俗输清福,那得山窗展卷时。” 意思是说,我很惭愧自己庸俗的生活习惯,比不上少府的清福,因此,在山窗前展卷阅读的时候,我怎么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呢? 赏析
【注释】 唐梧荪:人名。 广文:古代学官,掌教学事。 属画:指题画。 剪烛诂经图:指在烛光下读书的图画。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学子深夜灯下苦读,其情切切,其志可嘉。 首句“深宵剪烛岂辞劬”,点明时间是深夜,而学子仍不辞辛苦,专心致志地读书,表现出一种刻苦精神。 次句“毡冷灯青不负吾”,进一步描绘了学子苦读的场景,毡(毛毯)冷,灯(油灯)青,依然坚持读书,可见学子之勤奋。 后两联“门外有人如载酒
秋来日得几篇辞,都是新章易画诗。 促迫成山复成水,忍教腕脱力难支。 注释:秋天到来,诗人得到了一些诗歌,这些诗歌是新的章节和容易描绘的诗。由于时间紧迫,他不得不把山写成了水,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以至于他的手腕疼痛到无法支撑。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园居生活下创作诗歌的情景。首句“秋来日得几篇辞”,点明了时间——秋季,以及事件——得到一些诗歌。第二句“都是新章易画诗”
诗句 出山难比在山泉,卖画囊无造孽钱。 门外愧悬横看子,窘乡初入几人怜。 译文 从山上下来,生活艰难,难以与在山中悠闲自在的生活相比。我的画作虽然卖得不错,但并没有多余的金钱来帮助我减轻贫困的压力。每次看到那些欣赏我画作的人们,我都感到惭愧,因为我的窘迫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悬挂着横看子(指悬挂在门上的匾额)的人,而那些真正理解并同情我困境的人又有多少呢?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