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金
【注释】 不期 ── 没有预料。 烽火 ── 古代边防报警用的烟火,这里指战乱。 猖狂 ── 形容非常放肆、任意妄为。 北渡 ── 指从黄河以北渡过黄河到南方避难。 漂流 ── 漂泊不定。天一方 ── 泛指遥远的边地。 叙 ── 同“诉”。 海山 ── 泛指大海和高山。晤对 ── 面对;相对。 最凄凉 ── 形容心情十分悲伤。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避乱在成都草堂时所作,是他七律中的一篇佳作
【注释】 晚年:指晚年的心境。结想事田园:意谓归隐山林,以诗酒为伴,寄情于田园山水之间。傲骨嶙峋:意谓志节高洁,不为世俗所动。避世喧:意谓远离喧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花屿书床:即花屿读书床,指在花木环绕的小岛上读书。绿阴掩映:形容树木茂盛,遮天蔽日,形成浓荫。似深村:形容小岛四周的景色宛如一个宁静美丽的村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所作的组诗中的第四首。诗人在这首组诗中
结契仁谦越卅年,尘谈无间意缠绵。 闲聊盟约金石推坛主,直谅多闻责善坚。 注释翻译: 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们的交谈从未间断,感情十分深厚。 我们曾经立下誓言,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支持对方,就像金石一样坚固可靠。我们相互信任,相互依靠。 赏析: 这首诗是陈式金对他的好友仰菶斋的怀念之情,通过回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共同经历的事情来表达了他对他们的思念和感激。诗中的“结契”一词
蓬莱逸史(传说中的古书)历来索画,二首其一天涯海角故人疏,芳草萦怀叹索居。 极目骥江鸿雁到,愁颜数日为君舒。 注释: 蓬莱逸史:传说中记载仙人之事的古代书籍。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形容相隔很远,也指彼此疏远。 故人疏:指老朋友疏远了。这里用“故人”指杜甫。 芳草萦怀:意思是在春天思念友人时,看到芳草就更加怀念起杜甫来。芳草常用以代表春天,这里用以表达对杜甫的思念之情。 叹索居
诗句释义 经史储藏万卷馀,手抄桑梓未刊书。 - 经史: 这里指的是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储藏万卷馀: 表示这些书籍非常多,储藏的量很大。 - 手抄桑梓未刊书: 桑梓是比喻家乡、故土的意思。手抄意味着自己动手复制,未刊书指的是未经出版或印刷的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亲手抄写的书籍的感情。 画图满壁搜金石,几净窗明斗室庐。 - 画图:
注释:蓬莱逸史是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画卷上的人物。一条带水隔云驰,三载离愁乱似丝。 涂抹秋林作琼报,笔空深愧画中诗。 译文:画卷上的仙人们如同仙境中的仙人一般,他们穿着华丽的衣裳,在云端上飞翔,与人间隔绝。他们带着一丝忧愁,就像一根丝线一样乱麻麻的。他们在秋天的树林里涂抹出一幅幅美丽的景象,就好像是给琼台报喜一样。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深深的感到愧疚,因为他们的画中充满了诗意。 赏析
【注释】 入城一望逼心寒:入城后一看,心里就感到寒冷。 败壁如林接踵攒:残破的墙壁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排列着。攒,聚集,堆积。 往日红颜今白发:昔日美丽的容颜如今都已白了头。 稀逢人迹路漫漫:难得见到人的踪迹,道路上显得又长又远。 【赏析】 《入城一望逼心寒》,这首诗是诗人入城后看到的景象所激发出的感情。诗的前两句写入城后所看到的景象:一眼望去,满眼都是残破的墙壁,好像成片的树林一样密布着;接着
【注释】 侵早:拂晓之时。 烟云:烟雾云气。 意致:意境。 绸缪:缠绕,纠缠。 絪缊:纷乱貌。 无间:没有空隙。 殊众:不同于众。 用短:运用的少。 空劳:白白耗费。 真:指真正的本领、才能。 愚:愚笨,不聪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乾道二年(1166)春初作的自警诗。首句写天刚蒙蒙亮时,诗人就起床了。次句写日已斜时,仍不能休息,因为要准备迎接第二天的客人。三、四两句是说:只有自己真正有才学
注释: 1. 毫端深奥绝埃氛,补读群书毕世勤:指我深深体会到先生的学识深邃,他像扫除尘埃一样地除去了我心中的杂念。 2. 惠我新诗盈几案,每从佳句挹清芬:指先生给我的新诗充满书桌,每一句佳词都让我感受到清新芬芳。 赏析: 这首诗是对老师敬爱的表达。首联“毫端深奥绝埃氛,补读群书毕世勤”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敬意和赞美。老师的知识渊博,就像深不见底的大海,让人无法企及。他的学问就像一股清流
【注释】 题画:即题在画作上的诗。 胸次:心胸、抱负。 山骨嶙峋:形容山石的峻峭突兀。 烽火连年消锦绣,墨情安得任风飘:意指战乱年代,文采不再,而诗人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和执着又怎能随风飘逝?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以及在动荡年代中仍不放弃追求的坚定决心。 首句“尘封胸次气粗豪”,意为诗人将心中的壮志豪情封存于胸次之中,其气势之宏大、豪迈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