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星衍
【注释】 “枕流轩”,即“枕流亭”,在五亩园内。 “松”,这里指五亩园内的古松,为园内主要景观之一。 “涛声”,指松际的江水声响。 “荷”,“荷”字原指荷花,此处可能指池塘中的荷叶。 “闲”,悠闲自在的样子。 “尚嫌”,还嫌、仍嫌。 “泉聒”,泉水喧哗的声音。 “清襟”,清雅的衣襟,借指人的心胸。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五亩园中的所见所闻。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写远景:在松林之中
注释:使君是古代的君子,他的行为和德行受到上天和人的普遍信任。他具有独立性,不随波逐流。蠖(huò)屈是一种动物形态,在这里比喻人处于困境时,也能保持自己的节操,道义自伸自张。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姚尚衣的高尚品格和坚贞气节。姚尚衣是一位古时候的君子,他的为人处事都得到了上天和世人的认可和信任。他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即使是在困境中,他也能做到独立自主,坚守道义
五亩园落成口占十二首,其十二《啸台》 四山如画障,万绿见横枝。嵇阮无仙骨,苏门独往时。 注释与译文: - 四山如画障,万绿见横枝(四座山峰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万绿丛中只有树枝横生。) - 嵇阮无仙骨,苏门独往时(嵇康、阮籍没有神仙般的骨骼,唯有苏轼独自前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五亩园的美景和诗人的独特心境。诗中的“四山如画障”形象地描绘了五亩园四周的自然风光,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 五亩园:指诗人的园林,因诗人有“五亩宅”之语。 蔬香舍:指诗人的小园子,因为种菜而香气四溢。 拔葵箴俗吏:意思是说铲除杂草来警醒那些庸俗官吏。 种菜惜英雄:意思是说种植蔬菜来珍惜那些英勇的人才。 齑盐味:形容清苦的生活或淡泊的情趣。 归应为晚菘:意味着回家后应该种一些晚熟的白菜。 【赏析】: 《五亩园落成口占十二首》,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共十二首。这是其中的第七首。全诗的意思是
【注释】鸥波:指水鸟。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五亩园落成之后写的,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烟水横窗远”,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湖景图;第二句“江湖入梦回”,表现了作者对江湖的无限向往。后两句“观鱼犹罢钓,鸥鸟莫相猜”,表达了作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译文: 烟雾蒙蒙的水面上,横着窗户显得遥远, 我像鱼儿一样在梦中游弋,感受着江湖的美好。
《别长安》是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表现了一个儒家政治家的风貌,以及对国家的赤诚之心和对朝廷的不舍之情。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洛下东西屋接䏈:洛下指的是洛阳,东、西屋是指洛阳城内的两座房屋,这两句形容洛阳城内的房屋连绵不断,如同仙境一般。 2. 等闲人望若神仙:等闲指的是寻常,人望则是人们仰望的景象,整句意思是寻常之人抬头仰望,仿佛看到了神仙般的景象。 3.
【注释】卧阁:卧室。凌寒:迎着寒冷的风雪开放。 【赏析】映雪亭,即卧阁三冬懒。作者在卧阁中,三冬之季,懒得动弹,于是打开书卷,迎着寒冷的风雪开卷。“映雪亭”,即卧阁三冬懒。此诗是作者自述其读书不辍、勤学苦读的精神。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不畏严寒,勤奋学习的可贵精神;表达了诗人对读书人的赞美之情
【注释】 绿斐茨:一种植物名;斐茨即芹菜。 就竹架南茨,临流开北户。 远客屡移床,此君常共语。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前两句写园景,后两句写人境。前二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后二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幽美景色的喜爱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炼,是一首很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注释:五亩园是兴公的住所,他用了三年时间来撰写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黄金花色里的楼阁宛如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五亩园的喜爱和赞赏之情。五亩园是兴公的住所,他用了三年时间来撰写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可见他对五亩园的热爱和重视。黄金花色里的楼阁宛如神仙居住的地方,更是表达了作者对五亩园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回答。“别长安诗 其一”,是一首送别诗,写于诗人被贬江宁(金陵)之后,作者与友人告别之时,抒发自己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联描绘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翩然归骑出青门”,诗人骑着马从长安城门出去。“草色长亭绿未匀”,长安城外的长亭边草还没长齐。“不信朝朝花底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