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棠
【诗句】 昔我于归辞故国,别母牵衣留不得。 三兄送我向江南,锦浪桃花同一色。 姑嫜堂上爱兄贤,代作冰人赘陆宅。 一家亲作两家亲,月夕花朝秋复春。 同看琼圃花连蒂,醉踏平山月一轮。 二兄春赴琼林宴,花砖日影摇金殿。 铜章墨绶出都城,远别京华赴洛县。 洛县有花花满署,正是板舆迎母处。 临安雁字至维扬,整促行装从此去。 辞侬归去奉高堂,薰风萦纡道路长。 地接函关几千里,劳损精神从此始。 一家花萼聚中州
【注释】 寒翠石:此句意指寒翠石,即冷翠色。 此石不能语:此句意指寒翠石,即冷翠色。 清游亦陈迹:此句意指清游,也即是说历史遗迹。 逝水无回澜:逝水,即流水。回澜,是波浪回旋。 在旁孰知状:在旁的谁了解它的样子。 汝著冷眼看:你用冷的眼光看。 何当抚入图,挂壁生苍寒:何时可以将它放在画里,挂在墙上,使它显得更加苍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寒翠石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歌的思想情感、重点词语的手法和作用、诗歌的结构等内容,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再现描述出来。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大胆地联想和想像,三要精心的构思,从诗的形式角度装修语
高树生秋声,孤村断人迹。 峰寒不作云,重叠见山脉。 冈绝沙句连,游目杳无极。 晏坐水边楼,明灭数帆席。 谁从烟外指,人家住寒碧。 美人期不来,幽景足可惜。 拈笔写荒寒,斜阳澹将夕。 译文: 高耸入云的大树传来了秋天的声响,孤零零的小村庄里没有人来往。 山峰寒冷没有积雪,连绵起伏的山峦清晰可见。 冈上无人,沙丘与小河相连,放眼望去,视野尽头无边无际。 我静静地坐在水边楼台上,看到夕阳西下
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 - "判醉为君尽一卮"(意为我为你喝到醉意,用一满杯酒表达我的敬意和友情) -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用酒作为媒介,表达深深的友情。 - 赏析:这一句通过“判醉”和“尽一卮”展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朋友深厚的情感。 第二句: - "梅花水部有新诗"(意味着你的诗歌才华如同冬梅一般清新脱俗) - 注释
【注释】 遥见:远远地看见。微云:细碎的乌云。海上生:天空中出现。接来:连接过来。鹊桥:传说中的银河之上,有牛郎织女相爱的地方。横:横向。几家:几家人家。帘卷:窗帘卷起。针楼月:用绣花针穿成的楼阁,这里指七夕时的乞巧楼。人吹玉管笙:有人吹玉制的笙。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七夕节,所以人们会在这个节日吹响玉管笙等乐器以示纪念。传说女牛今夕会:传说中,牛郎织女今夜相会。果然:确实如此。风露
赋得春风扇微和 春风能扇物,淑气媚晴和。 荡漾迎春转,飘摇拂面过。 暖吹桃蕊绽,轻递柳梢多。 助蝶翻新翅,传莺弄巧歌。 有声来竹径,无影动池波。 玉律回芳节,清晖映远坡。 注释:春天的风吹动着万物,带来了温暖的气息。春风轻轻一摆,桃花就开始绽放了,柳树的枝条也变得柔软多了。春风像蝴蝶一样轻轻地扇动翅膀,就像小鸟在歌唱。风的声音从竹林中传来,但却没有影子,只有水波荡漾。春天的阳光照耀在远处的山坡上
秋夕 云锁秋光夜气浓,半窗花月影重重。 不知谁弄桓伊笛,黄叶萧萧下晚风。 注释: 1. 云锁秋光:被云雾笼罩的秋夜景色显得更加浓重。 2. 半窗花月:窗户上映着月光和花朵的影子,显得分外美丽。 3. 桓伊笛:指的是古代音乐家桓伊所演奏的笛子曲,这里用来象征秋天的宁静与美好。 4. 黄叶萧萧:秋风中的黄树叶随风飘落,发出萧瑟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美景的诗作
【注释】 留春不住:春光易逝,无法挽留。奈春何:对春光消逝无可奈何。飞絮飘红:柳絮纷飞,红色花瓣飘散。委逝波:随流水而去。巧舌鸟如莺:指黄莺嘴巧,善于鸣叫。最小:最小巧、最可爱。无名花着子偏多:指春天里,那些不知名的小花结出了果实。萍浮池馆:水面上漂浮的浮萍。鱼吹浪:鱼儿在水中游动掀起波浪。香减酴醾:花朵香气不如酴醾(一种名贵的牡丹)。燕出窠:燕子从巢中飞出。绿肥红瘦:形容春天景色
楼台 楼台缥缈树周遮,小径蘼芜一道斜。 春色重门深锁住,不知开过几番花。 注释:楼台高耸入云,周围被树木遮掩,小路上长满了蘼芜。春天的美景深藏在重重门后,不知道已经盛开了多少回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楼台、小径、草木等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首句“楼台缥缈树周遮”描绘了楼台与树木相依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次句“小径蘼芜一道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