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淸末民国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原字长菴,改字伯潜,字伯潜,号弢菴、陶菴、橘隐,晚号听水、沧趣。 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 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 宝琛年十三岁,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授编修。 陈宝琛兄弟六人,三人进士,三人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擢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
次韵苏盦九日
老向人间尚眼明,见君喜又见新京。 风光渐共山川异,心力犹能道路轻。 救世匹夫俱有责,忘家我辈岂无情? 年年来和重阳什,北海羁居苦待清
八月廿八日沅叔招为蓬山话旧第二集视所藏明内府写本翰苑群书
词林典故久灰尘,遗孑相存集旧臣。 儒效难为前辈继,朝班曾及中兴辰。 观河既耄惭波匿,薰穴争求闵越人。 刮目陈编缅千载,不应古意遂沈湮
黄笃友以先德小鲁观察烟霞洞种梅图属题久未有作而笃友物故怆赋以归其孤
洞游忆在种梅前,欠及花时再舣船。 韵事劫馀总陈迹,后贤怀此亦华颠。 一诗逋积吾能负,大梦归休子竟先。 剥复天心那可料,尚思留命访臞仙
庸庵尚书乡举重逢赏太子少保衔
黄发丹忱有特褒,旧章载举眷前劳。 先朝恩榜才为盛,行殿宫衔宠并叨。 同岁耆英欣得伴,孑遗科第尚能豪。 记陪京尹宾兴宴,试院连番蘸靛毫
题祝廉先方竹画帧
吾斋正对泉三叠,万个筼筜深复深。 别后每思常入梦,画中偶感几沉吟。 拂檐人或憎方直,放笔谁能作丈寻? 旧蓄杖材肯刓却,多君述德眷家林
赠华璧臣
刚峻天留度海桑,耆英出处故堂堂。 帝阍凤诺亲承旨,臣里龙潜习近光。 碑版晚犹腾远裔,尊罍闻自记真乡。 年家耳熟趋庭语,夙信平生本义方
车发长春寄别送行诸君子
渡海瞻天亘七旬,衰癃乞得自由身。 永怀旰食勤求瘼,习见谦光笃善邻。 有忍故能当大任,不和敢说是忠臣? 临分哽咽还延跂,周汉中兴匪异人
袁洁珊参议金铠用京惊韵见赠次和兼以留别
倾盖题襟忆旧京,十年世事剧堪惊。 笺诗不尽沿高密,论道端宜直迩英。 万态浮云殊善幻,一心白水未渝盟。 望衡两月经过数,何限关山别后情
金静庵毓黻黄黎雍来访旋别却寄
惠然双璧座生光,离合匆匆意特长。 举世沸羹操古调,满城艳冶抱孤芳。 应求政以斯文重,衰耄犹难结习忘。 终拟相从倾底里,夜来梦已到辽阳
辽阳黄黎雍式叙徵题千山觅句图久无以报东来题寄
此行未见黄松客,欠上千山揽盛秋。 长白一支雄秀最,辽东三老典刑留。 万方稔乱群薰穴,七字高吟独倚楼。 早晚献诗还扈跸,仙人台上望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