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淸末民国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原字长菴,改字伯潜,字伯潜,号弢菴、陶菴、橘隐,晚号听水、沧趣。 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 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 宝琛年十三岁,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授编修。 陈宝琛兄弟六人,三人进士,三人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擢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
赠族子樵琴
谢门高足亢吾宗,老作边荒识字农。 垦地百方贤禄仕,囊诗千首傲侯封。 风沙塞漠重开国,云树家山未息烽。 寒月再圆看又缺,何时同听水斋钟
散原少予五岁今年八十矣记其生日亦九月赋寄庐山
平生相许后凋松,投老匡山第几峰? 见早至今思曲突,梦清特地省闻钟。 真源忠孝吾犹敬,馀事诗文世所宗。 五十年来彭蠡月,可能重照两龙钟
次韵酬苏盦
启东兴盛并陪京,迁地因时世莫惊。 日角重光宜受玺,雪花九月助餐英。 诸君好勒浯溪颂,老我归寻息壤盟。 赠策衰庸何敢比,从来王道视人情
次韵苏盦壬申九日
高山溯自太王荒,车马东来四百霜。 天近见龙犹在野,秋深旅雁总随阳。 中兴未尽烦回纥,太简谁能议子桑? 可慰旧京佳气望,别来吟鬓觉微苍
庸庵尚书用瓯北先生韵重游泮宫诗徵和寄答四律
秀才忧乐关天下,齑粥回思六十年。 孤稚未虚贤母训,宾萌新广学官员。 頖宫平世明伦重,畿甸危时秉节坚。 漫与耘菘较遭际,吟边海水又成田
题仁先纪恩室
患难君臣骨肉同,旅庐鳞杂费宸衷。 太官供具方兹褊,大第酬勋孰与隆? 陆九解衣惊受宠,冬郎留烛怆怀忠。 一楼不似鸣稽古,在莒能忘涕泪中
仁先以正红勺药索和
宣和画㡧供花王,国艳还严近侍装。 自掬赤心修制草,且醺蓝尾尽离觞。 胜流谁称簪双髻? 正色偏留殿众芳。 从此丰台添掌故,带围端不羡维扬
壬申上元同衮甫纕蘅默园游厂肆
岁华犹属旧皇都,士女肩摩了不殊。 时好略从陈列见,昔游遍数辈流无。 烽尘稍远应知幸,羁绁馀闲偶寄娱。 廿有一番度元夕,未忘夜饮两峰图
秋草和味云
黄落山川未足悲,百昌荣悴各因时。 偶寻泽畔芳犹在,不向风前劲孰知? 天接斜阳看转迥,地邻古塞恐先衰。 八公久入商声裹,那更芦笳日夜吹
叠韵答愔仲
斗车北望夜如年,吴质多愁例不眠。 并海有人犹逐日,万方无主正呼天。 不成洛邑淹周辙,倘为莱兵反鲁田。 敝屣廿年肯回顾,育然本意在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