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琇瑩
诗句赏析: 一、诗词原文与翻译 1. 诗词原文 二三豪俊为时出,七十老翁何所求。 2. 诗词翻译 - 二三豪俊: 指年轻有才的杰出人物。 - 为时出: 随时而出,意指这些人经常崭露头角。 - 七十老翁: 指年迈的老人。 - 何所求: 询问他们有什么追求或心愿。 3. 注释与译文解释 - 注释: “二三”指的是数量不多但才华出众的年轻人,“七十”则是指年纪较大的老人,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论诗寄兰生 燕瘦环肥各赏音,偶于浙派见精深。 注释与赏析: - 燕子和凤凰: 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美好、优雅的体态。这里的“燕瘦”和“环肥”比喻不同的诗人风格和特点。 - 各赏音: 指每位诗人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欣赏。 - 偶于浙派见精深: “浙派”指的是宋代的诗派之一,此处表达在浙江地区(如宋代的临安)的诗人中,能见到深厚的文学造诣。 译文: 燕子的纤细与凤凰的丰腴各有其韵味
夜过伯初见三弥,案头有司马景和碑。 内夹和杜五古一首,三弥所作喜而赋。 将索损轩同年和以张之, 故人有子字三弥,七岁能为五字诗。肯共而翁逃宋派,不妨学杜得其皮。 避兵也署陶江集,临帖居然北魏碑。 致语写经老居士,他年三舍避偏师。 注释:夜晚路过伯初时见到三弥,看到他在案头有一块是司马景和的碑。在那块碑中夹着一首五古,是三弥所作,非常欣喜并作诗赠给他。想要索求损轩与他的同年好友张之,一同和这首诗
二三豪俊为时出;七十老翁何所求。
燕瘦环肥各赏音,偶于浙派见精深。 论诗未信卷葹语,樊榭何人更铸金。 三朝选本亦区区,七子松陵枉并驱。 一例诗翁饶派别,故应萚石胜归愚
故人有子字三弥,七岁能为五字诗。 肯共而翁逃宋派,不妨学杜得其皮。 避兵也署陶江集,临帖居然北魏碑。 致语写经老居士,他年三舍避偏师
陈琇瑩,字芸敏,福建侯官人。 幼颖异,长于诗,光绪二年(1876)考取进士,历任兵科给事中、江南道御史、河南按察使等职。 光绪十二年(1886)以御史身分奏请台湾学政事宜,后数度至台湾,客于板桥林本源家。 惜体弱多病,年仅三十九岁便与世长辞。 陈琇瑩以书法闻名,其中又以小楷最为人称道;此外兼善律赋与试帖诗,惜作品不多见。 〖参考唐赞衮《台阳见闻录》,收于《台湾文献丛刊》第30种
陈琇瑩,字芸敏,福建侯官人。 幼颖异,长于诗,光绪二年(1876)考取进士,历任兵科给事中、江南道御史、河南按察使等职。 光绪十二年(1886)以御史身分奏请台湾学政事宜,后数度至台湾,客于板桥林本源家。 惜体弱多病,年仅三十九岁便与世长辞。 陈琇瑩以书法闻名,其中又以小楷最为人称道;此外兼善律赋与试帖诗,惜作品不多见。 〖参考唐赞衮《台阳见闻录》,收于《台湾文献丛刊》第3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