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迈
【注释】 ①群玉府,天上的藏书之所。②仙朝,道家称神仙居住的地方。③论撰班,指参加朝廷讨论、撰写文章。④使者绣衣,指皇帝派出的信使。⑤华橐,指装文书的箱子。⑥了却,结束、完成。⑦便赐环,意为终有封官之日。 【赏析】 沈虞卿于天宝六年(747)至九年(750),先后担任淮南、江东租庸转运副使和常州刺史,为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重要信使,其人以能言善辩著称。此诗是作者送别沈虞卿时所写
这首诗是诗人与叶晦叔一同参加科举考试时所作,描写了他们考试期间的情景。 诗句解析: 1. "沈沈广厦清如水" —— 广厦即宏伟的建筑群,形容考试场所的宽敞明亮,如同清水一般清澈透明。 2. "市声人声不到耳" —— 市声和人群的喧嚣声被隔绝在外,表明考试场地安静祥和。 3. "一闲十日岂天赐" —— 闲暇十天不是偶然,而是上天赐予的机会,意味着考生可以专心致志地备考。 4. "惭愧纷纷白袍子"
【注释】 振策:扬鞭。冲:冲破。携琴宿仙境:指上清宫,是仙人修炼的地方。松风:指洞府中之松风。萝月:指洞府中的月光。洞远:指山中深远之处。猿声:指猿猴哀啼的声音。溪清鸣鹤顶:指溪水清澈,鹤立其上。中宵梦:夜半时。仙翁:指仙人。乘车停翠岭:指仙人乘着车子停在山岭之上。狮子身:指仙山的石峰。五色:这里指山峰的颜色像狮子一样。鸾凤:指凤凰鸟。互相引:指它们在天空中飞翔。朱幡幢:红色的旗帜和车盖。金碧
赴建安守泛舟游九曲 赴建安守,即指作者赴任建安县(今福建福州)守官。泛舟游,泛舟漫游,泛指游览。 武夷山如画图,中有玉洞藏仙都。 武夷山,福建省的名山之一,山中景色秀丽,如同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图。玉洞,指山中的洞穴。仙都,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一溪穿空舞澎湃,九曲度尽方盘纡。 一条溪流穿过山谷,奔腾咆哮,如同在跳舞一般。九曲,指山中的九条大河。盘纡,曲折蜿蜒。 细看直疑路中断
秀川馆联句 江声床摇寒,山色窗拗绿。 归舟著沙边,客梦绕乡曲。 簪盍豁秋悲,筵开从夜卜。 黄花散疏篱,苍竹围破屋。 诗豪争击铜,谈剧屡消烛。 借君五言城,洗我万斛愁。 主人意无穷,客子去敢速。 杯宽怯鲸吞,词涩愧貂续。 注瓦亦倾银,联珠仍缀玉。 天迥月明洲,霜清风陨木。 飞齐水击鹏,挥退日斜鵩。 臭味漆投胶,芬芳兰间菊。 味甘一脔尝,话胜十年读。 未用赋骊驹,方看举鸿鹄。 行当岁九迁,勿惮昼三宿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清閟堂 - 清閟堂的意象 - 关键词:清閟 - 注释:清閟,形容环境幽静、清新。 - 翻译:清閟堂是一处环境清幽且宁静的地方。 2. 昔闻王子猷,借宅亦种竹 - 引用典故与人物 - 关键词:王子猷 - 注释:王子猷,晋代人物,以隐逸著称。 - 翻译:从前听说王子猷借宅时也种下竹子。 3. 此君固可喜,人亦清不俗 - 对人物的评价 - 关键词:此君 - 注释:此人。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送王诚之舍人使北方的情景。下面是对每句的解读和赏析: 岁晏滞急景,霜雪日霏霏。 岁月已晚,时间紧迫。霜雪纷纷扬扬,天气寒冷。 家居尚无奈,何况披征衣。 家事已经无法处理,何况还要穿上出征的衣服。 舍人使持节,正尔辞帝畿。 舍人作为使臣,带着节令离开京城。 扬鞭出门去,言面无几微。 他挥鞭告别,脸上带着不舍的神情。 中朝第一人,沙漠今宣威。 他是朝廷中的佼佼者
注释: 1. 无复同趋尺五天:没有和您一起前往。 2. 湖山佳处想联翩:在湖光山色中,美景接连不断。 3. 看君挥手谢送者:看到您挥着手告别送别者。 4. 使我销魂惟黯然:我为此感到心碎,只有悲伤。 5. 闪雨不成张祖席:闪电打雷的雨水无法举行酒席。 6. 停云空自寄诗篇:乌云笼罩天空,却只能独自写诗。 7. 过家莫作多时住:路过家乡时,不要逗留太久。 8. 闻道东人正可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送制置使王刚中帅蜀》,下面将逐句进行注解并赏析: 诗句解析 - 上都门外垂杨陌:首都外,即汴京(今开封)郊外的小路两旁,生长着下垂的杨柳。 - 叶叶经霜不堪折:柳枝上的叶子经受霜雪的摧残,已经变得脆弱而难以折断。 - 春光犹未到梅花:春天的气息尚未降临,梅花还未开放。 - 何物当扳送行客: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慰藉即将离去的客人呢? - 路人惊问去者谁
注释: 杨君解墨绶,去作国子师。 杨君(杨简)解除官职后,去做国子博士。 邑人十万户,遮道婴儿啼。 全城居民有十万,哭声一片。 曩岁天旱苦,赤地无馀遗。 过去干旱,田地都成了荒漠。 饥殍千百辈,上山争采薇。 饿死的百姓有上千,都爬上山去采摘野菜。 采薇有时尽,讵能救长饥。 采摘来的薇菜总有吃完的时候,怎么能挽救长期的饥饿? 慨然顾自任,舍我将告谁。 我感叹自己无法担当这份重任,该向何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