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遇夫
【译文】 我满怀心事,但笔札又怎能传情达意?月夜独行吟诗于江边亭子上,云起水槛前。沧浪之花让我珍惜自己的白发,索莫的酒让我忘却了眠睡。不要做司马相如那样的赋吧,没有人愿意为你一文钱! 【注释】 桐洲:即桐庐县,在今浙江桐庐县。杂诗:泛指各种题材的诗歌。 寸心无限事:心中充满了无限烦忧之事,寸心:内心,也比喻心意。 笔札:笔墨纸砚。岂能传:怎能传达。 月下行吟处:月下徘徊吟咏之处。行吟:边走边吟诵
【注释】 桐洲:在钱塘江中,又名“桐庐县”,今属浙江省。 俗:指当地百姓。 吾道:我的主张。 估帆:估计船篷的帆。估,估计的意思。朝逐市:清晨赶集去。 渔火:渔民夜里打鱼归来时,用火把或灯笼照明。 风静:风平浪静的时候。 潮归浅出源:潮水退去,露出河床来。 小洲:靠近江岸的小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桐庐县知县时写的,表达了他在治理地方、改善民生方面的政绩和心得。
桐洲杂诗 久坐翻成倦,穿林出水隈。 寒云阴欲合,疏雨去还来。 地托鹪鹩足,天宽樗栎材。 滑泥妨客过,鱼鸟共徘徊。 注释: 1. 久坐翻成倦,穿林出水隈:长时间坐着后感到疲倦,穿过树林到水边。 2. 寒云阴欲合,疏雨去还来:寒意浓厚的云朵仿佛要闭合,而细密的雨点又飘然而至。 3. 地托鹪鹩足,天宽樗栎材:土地承载着鹪鹩的足,天空宽广能容纳樗树和栎木。 4. 滑泥妨客过,鱼鸟共徘徊:泥泞阻碍了行人
桐洲杂诗 西圃连平野,编篱作蔽墙。 疏桐方向暖,密竹未成行。 四面渔樵入,经年风雨狂。 渐看春意好,花发读书堂。 注释: - 桐洲: 即桐江洲,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境内, 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 西圃: 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园林, 位于桐洲岛上。 - 编篱: 用竹子编制成篱笆。 - 疏桐: 稀疏的梧桐树。 - 密竹: 密集的竹子。 - 四围: 四周。 - 渔樵: 泛指渔民和樵夫。 -
江门晚泊 江门春水晚来风,一望微茫向远空。 几夕波涛惊客梦,十年沧海老渔翁。 潮生崖岛遥天白,云散疏林野火红。 赖有醉乡风日好,一尊长卧月明中。 注释: - 江门:地名,今属广东。 - 春水:春天的江水。 - 晚来风:傍晚时分的微风吹拂。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几夕:几天或几个晚上。 - 波涛:波浪。 - 惊客梦:惊醒了游客的梦。 - 十年:指多年的时间。 - 沧桑:岁月变迁
江门春水晚来风,一望微茫向远空。 几夕波涛惊客梦,十年沧海老渔翁。 潮生崖岛遥天白,云散疏林野火红。 赖有醉乡风日好,一尊长卧月明中
远俗宜吾道,移家住水村。 估帆朝逐市,渔火夜过门。 风静微留岸,潮归浅出源。 小洲行处有,随意筑新园。
陈遇夫是一位清代的诗人。 字交甫,又字廷际,出生于广东清远市新宁县矬峒都六村,现属于台山市斗山镇秀墩村委会的槎洲村。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考取的广东乡试第一名举人。他的生平事迹也被收入《广东通志》中,显示了他在地方上的学术和文化成就
陈遇夫是一位清代的诗人。 字交甫,又字廷际,出生于广东清远市新宁县矬峒都六村,现属于台山市斗山镇秀墩村委会的槎洲村。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考取的广东乡试第一名举人。他的生平事迹也被收入《广东通志》中,显示了他在地方上的学术和文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