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印
政和乙未对彤庭,袖笔曾陪四海英。 三十七年浑梦境,六千馀里邈神京。 大钧播物无垠际,小录搜才有姓名。 屈指西南存者几,成都首县一孤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上政府五首·政和乙未对彤庭》,通过对宫廷景象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关注和思考。诗中“袖笔”象征着诗人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而“四海英”则表明了诗人胸怀壮志、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第一句“政和乙未对彤庭,袖笔曾陪四海英
【注释】 白屋:指平民之家。郎:指官名,即郎官。纡赤绂:指高官显宦的荣耀。黄堂:指朝廷的正厅。奔竞:争名夺利。成笑:成为笑柄。兀兀憃愚:形容愚钝无知的样子。敢干:冒犯,触犯。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官场上十年间,虽已身居要职,仍谦虚谨慎、淡泊自守,不愿为名利所累。诗中运用比喻和典故,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人生观念。 起手两句“起家白屋忝为郎,俯视同侪道亦光”,意思是说
【注释】 按部:按着某处。留小诗:留下一首短诗,命他(指友人)明复同赋。地涉:地名。云安境:地名。燕,通“宴”。燕子龛:即燕子窝,在山上的巢穴。帘垂:窗帘垂挂。盖偃:盖,遮盖;偃,躺下,这里指盖被。修楠:楠木,一种珍贵的木材。牢落:荒凉冷落。前贤迹:前代贤人的踪迹或遗迹。光明古佛庵:光明寺,位于山中。幽禽知客至:知道有客人来时,就发出悦耳的叫声。玄谈:玄奥的谈话。 【赏析】
【释义】 夫人挽词二首:熊轼人将达,鱼轩乐未央。 遽令双剑化,并作一丘藏。 笔绝先秋句,衣缄故箧香。 未应林下女,千古擅清芳。 【注释】 夫人挽词二首:熊轼人将达,鱼轩乐未央。 遽令双剑化,并作一丘藏。 笔绝先秋句,衣缄故箧香。 未应林下女,千古擅清芳。 【赏析】 此诗是悼念夫人的挽歌。夫人生前喜爱读书和写文章,临终时还吟诵着诗句:“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注释】 上政府:指朝廷。 缀旒:古代天子冕上插着玉串,用以象征王权,后因借指皇帝或君王。 片言:简短的一句话。 临机勇决:临危不惧,果断决策。 济险:渡过难关。 掌上回旋皆造化:比喻掌握大权的人能够决定国家大事。 毫端升黜:比喻君主任免官吏的权力。 乾坤泰:天地之间太平。 宇县宁闻杞国忧:天下太平,没有听说过杞国(周代小国)有忧愁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的作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即可。 “塞上烟尘永不扬”,边关战火不断燃起,硝烟弥漫,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边地,这是对战争的写照;“边民戍卒尽耕桑”写出了边民们为了保家卫国,纷纷放下兵器,拿起锄头,辛勤耕作、播种
【解析】 “孤雁”即孤雁,本指失群的鸟儿。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 “误逐衡阳暖,轻逃塞北寒。”衡阳,古地名,今属湖南。衡阳是南国,故称“暖”。塞北,指北方边塞地区,气候寒冷。这句诗的意思是:我被贬到南方,却像误投生在温暖的衡阳一样感到惭愧;又像飞过寒冷的塞外一般,觉得受罪。“误逐”,错误追随,比喻错投生。 “偶分千里伴,翻羡一枝安。”千里马是良马中的佼佼者,它日行千里,能载人奔驰于千里之外
蟋蟀 秋虫推尔杰,风韵太粗生。 衰草年年恨,寒砧夜夜声。 轴闲催妇织,衣薄念夫征。 谁谓心如石,攲眠不挂情。 译文: 蟋蟀鸣叫的声音被秋风吹过,显得有些粗鲁而有力。 年复一年,衰败的草叶总是充满哀愁和怨恨,寒风中传来的捣衣声夜夜不断。 闲暇的时候,妇女们忙着编织衣物;寒冷的夜晚,她们思念在外征战的丈夫。 谁说我的心如石头一样坚硬呢?即使如此,我也会在半夜里辗转反侧,无法平静。 注释: 1.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然后根据要求逐一解读诗句,最后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中,“山茶”是全诗的标题。首联“严冬能独秀”,点明主题,说明山茶能在严寒的冬季独自开放。“浑不藉春风”,表明它并不依赖春风才能开放。颔联描写山茶的花朵
珊瑚花 彼美珊瑚树,扶疏着绛英。 佳名为世重,贵相亦天生。 日里颜尤耐,人来眼目明。 贫家还有此,玉石谩夸争。 注释: - 彼美珊瑚树:那美丽的珊瑚树。彼,那。 - 扶疏着绛英:茂盛地开着红色的花朵。扶疏,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绛英,红色的花朵。 - 佳名:美好的名称。 - 世重:世人珍视。 - 贵相:高贵的外表。 - 日里颜尤耐:即使在日光下也显得格外耐久。日里,太阳之下。颜,容颜。尤,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