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俱
回首中原叹黍离,山河无复旧城池。 安知七宝轮王境,顿作天人现五衰。 注释:即事有感再用前韵二首是宋代诗人程俱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回首中原叹黍离"意味着回顾昔日的中原大地,感叹如今已是满目疮痍;"山河无复旧城池"则描绘了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变得荒凉破败。"安知七宝轮王境"暗示了作者对佛教中的极乐世界或仙境的向往,但现实却让人感到失望
新雏初引啭黄鹂,松径桃蹊到习池。 坐阅四时如镜像,此中无利亦无衰。 释义:新鸟初展羽翼在黄鹂的歌声中引颈高歌,沿着松木小道和桃树小径来到了练兵之地。坐着看着四季变换如同镜子一样倒映出万物的景象,这里既没有利益也没有衰落。 赏析:首句“新雏初引啭黄鹂”中的“新雏”指的是刚出生的小鸡,它刚刚展开翅膀开始啼叫,而“啭黄鹂”则形容它的叫声悦耳动听,仿佛是在唱歌
注释: 跰𨇤索敌病支离,安得神方饮上池。 跰𨇤索指人因疾病而行动迟缓,身体瘦弱。跰𨇤索的病体就像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挣扎一样,形容生活困顿、处境艰难。安得神方饮用上池,意为如何能得到神奇的药物或方法来治疗我的病情呢?饮上池指的是喝神仙所饮用的水,用来象征治疗疾病的方法或者神奇的药物。 已把屠魁观爱欲,更将流电比荣衰。 已把屠魁观是指已经观察过那些沉迷于爱情的人,他们被爱欲所困扰,无法自拔
【注释】叔问:指诗人的朋友李叔问。见和:即“和答”,回答别人所写诗。彦文:指诗人的朋友张彦文。稚丁:幼小的儿童。鸣鹘:即“鹰”,猛禽。曼胡缨:用华丽的丝带系在帽上。三冬足:指冬天,因天寒地冻,故以“足”形容其时间之长。黄绢词:指张彦文的诗词。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情。首句写李叔问年少有才,才华出众,如同初生的婴儿一样纯真可爱;次句写李叔问如猛禽般矫健勇猛,能飞于高空;三
注释:叠嶂连着的山峦翠绿欲滴,雨后的残阳和晚云都已收起。楼台城阙真如图画一般,我坐在这里欣赏南塘美景,心情变得异常宁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后初晴时分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叠嶂连环”和“雨馀残照”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楼台城阙真图画”和“坐对南塘事事幽”,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平静。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注释】 邪正:指正义与邪恶。寇、丁:指侵略者。繁缨:古代贵族所戴的华冠,这里指权贵。康:平安。一成:谓恢复旧业。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作品,作者在《即事有感再用前韵二首》中抒发了对时局的看法和感慨。 全诗可分为三段来理解。第一段“邪正谁分寇与丁,眼看奴隶拥繁缨”,意思是:是谁能分辨出正义与邪恶?看着那些被奴役者头上插着花冠,真是令人心痛啊! 第二段“至今四海生痍痏,辛苦仍康起一成”
彦文见和新正为寿绝句推借过厚再和呈二首 不随时态冷如丁,只有肥牛与濯缨。 正自幽寒侣长吉,愧无词赋敌兰成。 注释:我从不随波逐流保持清高孤傲,就像杜甫一样。我只喜欢肥美的牛和洗涮的缨,像屈原一样清高。但自己却很孤独,像贾岛一样清冷寂寞。我羡慕贾岛,却没有像他一样的才华,像王维那样清新淡雅的诗风。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对诗人贾岛的景仰之情,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保持清高孤傲的态度
诗句: 映日梅花雪不如,清溪一曲抱城隅。 译文: 阳光下的梅花与白雪相比显得不那么纯洁,清澈的溪流在城边蜿蜒。 注释: 1. “映日”形容梅花在阳光下的美丽,“雪不如”意味着梅花的纯净无法被白雪比拟。 2. “清溪一曲”描述溪水清澈、曲折的景观。“抱城隅”表示溪流环绕着城角。 3. 此句通过对比和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赏析
注释:燕子居住的地方清静超然,人到老了也如同小燕一样自在。轻易地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就像高树上的叶子飘落一样。我知道你已经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不再像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一样去追求长生不老。 赏析:诗人在诗中以燕子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燕子居住的地方既清静又超然,人到了老年也应该有这样的心境。他比喻自己轻易就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就像高树上的叶子飘落一样。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胸中梨枣光陆离”是说,胸中的才学像梨树枣树一样多而杂。陆离,这里指错综、杂乱。第二句“神泉不竭生华池”,是说作者的才智源源不断,如泉水一般永不止息。第三句“期颐岂足为公道,千二百年形不衰”,是说,到了七十岁的人应该安于天命,但作者并不满足,因为自己还有才华,所以希望在“千二百年”之后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答案】 译文:我胸中的学问像梨枣那样丰富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