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戡
注释: - 老来触目总堪悲,点检尊前事已非:年岁增长,看到眼前的一切都会令人悲伤,仔细想想过去的事情已经变得不再真实。 - 方叹娇娆随月落,何堪樊素与春归:刚才还在感叹那些美好的事物像月亮一样落下了,现在却又感到无法承受春天的离去。 - 梨花着雨还空委,柳絮因风只欲飞:梨花在雨中飘零,却似乎没有归宿;柳絮随风飘散,只是想要飞翔。 - 唯有庭前柏子树,岁寒相对两依依:唯有那庭院前的柏树
《有感》是宋代诗人蔡戡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感悟。下面将根据这首诗的内容进行逐句解释: 1. 我本湖山一老僧,业缘未断尚贪荣:我本是这山水之间的一位老僧人,业缘尚未断除,心中依然贪恋名利。 2. 重来且了前生债,死去宁须后世名:再次来临的时候,应该了却前世的债务;即使死去,也没有必要追求后世的名声。 3. 已绝尘嗔心不竞,那堪衰老病相萦:已经断绝了尘世的烦恼与争斗
【注释】 百年光景:指人的一生。 揽镜登楼:以镜自照,因思身世。 奈若何:奈,无奈。 岁月不堪:年复一年地过去,不能长久。 亲朋:指朋友。 功名:功名是人的追求,但不一定能得到。 忧惧:忧虑恐惧。 患难:困难、危险。 傥来:忽然而来。 南柯梦:即《北史·李百药传》中记载的“淳于棼梦入大槐安国”的故事,后用以比喻荣华富贵如梦一般。 【赏析】 首句写人生短暂,光阴如梭,一晃就过去了
【注释】 游归来园追想主人高风恨不及见因赋二诗:归来园是作者曾经居住的地方,他在这里与友人相过从,作诗饮酒。主人指诗人的好友范元实。范元实曾官至尚书左丞、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等职,为人刚直不阿,有很高的声望。 几年奔走困尘埃:几年来四处奔波,受尽了尘世的磨难。 愧仰高风得得来:惭愧自己仰慕你高尚的风范而得以来到你身边。 乔木参天应手种:高大的树木参天耸立,应该是你亲手栽种。 好花夹路为谁开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自己年老体衰,不再有“飘零”之叹;颔联以水浮萍自比,表明自己游宦生涯的艰辛;颈联以“奉祠庭”和“归”作比,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尾联抒发了亲朋慰藉的深情,但惊于双鬓失青。 【答案】 ①奉祠东归:我辞官回到家乡。奉祠:指回朝廷任职。②何堪:哪里经受得住。分阃寄:分兵驻守各地。③宽恩:施予恩惠。④骑鲸李:骑鲸升天的李太白。⑤丁:同“亭”,亭亭
诗句注释及赏析: - 第一句:“宦涂欲海久沉冥” 解析:宦途(官场)如同深不见底的大海,长时间被黑暗和混乱所笼罩。这里用“欲海”来比喻仕途的复杂与险恶,暗示作者在官场中的迷失与困惑。 - 第二句:“自念虚为一世人” 解析:反思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不过是为了混迹于世、虚度一生的普通人。这里的“虚为”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不满和自我反省的情绪。 - 第三句:“不向精微穷性理,多于蹇浅敝精神” 解析
自咏 自怜衰病力难胜,岂不怀归畏友朋。 随牒偶来真漫士,打包即去类孤僧。 注释:我可怜自己因年岁已高而体弱多病,无力承担重任,岂不是因为怀才不遇而害怕结交朋友吗?偶尔被召到官府任职,我就像个无所事事的闲人;一旦被打发走了,我就像个孤独的僧人一般。 头颅种种何劳问,面目棱棱自取憎。 注释:我的头上长满了白发,何必去向别人询问呢?我的面容棱角分明,自然会招人讨厌。 赖有一廛今可老,不妨饮水曲吾肱。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绘了花盆中的栀子花在早晨的清风中散发出的香气。诗的注释如下: 1. 水栀(shí zhī):一种植物,学名栀子,常用于制作香水和食品调味料。 2. 谁移花本瓦盆中:谁把花从大自然带到瓦盆里呢?这里可能是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赞美。 3. 怪底幽香度晓风:这股奇特的幽香如何穿过清晨的微风呢?这里的“幽香”可能是指栀子花特有的清香。 4. 白石清泉助潇洒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元量所作的《不寐》,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忧国忧民的情怀。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独卧虚斋百念衰,枕边犹有数枝梅。 注释:独自躺在空荡荡的书房中(“虚斋”),心中的种种忧虑和烦恼逐渐消减。床边还摆放着几枝梅花,象征着坚强和坚韧。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孤寂的环境中,心境由烦闷向平静转变的情景,同时通过梅花的象征,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2.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提供的诗句。 诗句解析: 1. 瓜时正值一阳生,已见眉间喜气盈。 - "瓜时"指的是夏季的时节,瓜成熟的季节。 - "一阳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术语,表示阳气开始回升,春天来临。 - "眉间喜气盈"形容人面带喜悦,心情舒畅。 2. 诏下鳌头恩数宠,香含鸡舌省曹清。 - "诏下"指的是皇帝的命令或诏书下达。 - "鳌头"通常指的是科举考试中取得最高分的人,这里指代了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