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广闻
【注释】 为人:为他人。彻困:穷困,指困顿。谁知:了解。眨:眨眼,这里形容时间很短。寐语:睡梦中的呓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那个被人呼为“无梦”的人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开头两句“为人彻困有谁知?”诗人用反问的语气,点出了“无梦”者穷困潦倒的处境。接着又以“眨眼来话已迟”进一步说明“无梦”者的困境之深重,以及他说话的迟缓。这两句既表现了“无梦”者的窘迫处境
注释: 老胡:指僧人,老胡是唐代高僧玄奘的号; 密语:私下里说的话; 乖张:悖谬,违反常理; 迦叶:佛教中的“苦行第一”尊者阿难陀的弟子; 口耳到君俱丧尽:指僧人和俗人一样,失去了语言和听力的能力,不能交流; 又还家丑外边扬:指僧人将家中的事情暴露在外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对僧人的描写,批评了那些不懂人情世故、只会说大道理的人。全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僧人的特立独行和世俗人的虚伪
【注释】 剑关:指函谷关。誵讹:谣言。遍地:到处,处处。阃外:阃门以外,泛指边界之外。知恩:感激别人的恩情。负恩:忘恩负义,背叛别人。 译文: 吹毛不动定谣言,到处都倒戈投降。 只见清风生在边疆,知道感激的人少,忘恩负义的人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从函谷关写起,通过描写函谷关内外的风土人情来反映当时的政治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不辨真伪,轻信谣言,重用奸佞
上安晚郑丞相为免坟地,黄檗山中话裴相,独龙冈上忆舒王。 相公:指郑丞相(即郑光);黄檗山中:黄檗山是福建永福县的一座山峰,相传唐代高僧慧能在此说法。裴相:指裴休,唐僖宗时宰相;独龙冈:在江西南昌县西南,有名胜古迹白鹤观。舒王:指舒元舆,唐朝宰相。 相公留得溪边寺,千古佳名在郑乡。 相公:指郑宰相;溪边寺:指永福县黄檗山上的溪头寺;郑乡:指郑光祖家乡所在地——福州府郑氏家族聚居的乡村。 注释
注释:绿叶丛丛间紫茎,芳心细细为谁倾。 这句诗描述的是一株紫色的植物,它的绿叶丛生,紫茎细长,芳心微微向人倾吐芬芳。 不如去入芝兰室,凑得仙家一段清。 这句诗表示,与其在世俗中沉浮,不如进入那充满仙气的芝兰之室,与仙家为侣,过上一段清净的生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紫色植物的形象,通过对其绿叶、紫茎、芳心的描写,展现了其独特之处。同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于仙家生活的向往
褙语录 诗句释义 路不赍粮笑复歌,三更月下入无何。 - “路不赍粮”:形容旅途中无需携带任何粮食。 - “笑复歌”:以笑和歌唱来表达对路途的轻松态度。 - “三更月下”:在深夜月色下的情境。 - “入无何”:表示到达目的地无需过多停留或烦恼。 太平谁整闲戈甲,王库初无如是刀。 - “太平”:指国家安宁的时代。 - “闲戈甲”:形容战争已息,不再需要武器。 - “王库”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释慧空,他的作品多以禅理入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1. 声前借路谩经过: -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声音之前就借用道路而经过,形容某人或某事在没有充分准备或了解的情况下匆忙行事。"声前"指的是在声音之前就开始行动。"借路"是指利用或借助某种方式或手段。"谩经过"表示漫不经心地、随意地经过。这里可能暗指某人或某事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是随意地经过。 2.
注释:你脱得南方的驴群和马匹群,我们相逢时却无法呈上给你。看你那百衲袈裟上,一半是吴云,一半是楚云。 赏析:此诗写与友人送僧归蜀时的情景。首句“脱得南方驴马群”意为脱下南方的驴群和马匹群。“相逢”四句是说:相逢之后,无法向朋友呈上这匹千里马,只好把它送给你。“看侬百衲袈裟上,半是吴云半楚云。”这是说你看我这身百衲袈裟上,上面一半是吴地的云朵,一半是楚地的云朵。意思是说我这身百衲袈裟
【注释】 渠侬:我。五叶:指五福,五福临门,即指家有儿孙满堂,人丁兴旺。 远事:旧时迷信认为祖先的亡灵能保佑子孙后代,如果子孙不肖或为祸乡里,祖先就会显灵惩治他们。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花以喻人,抒发自己对功名富贵的渴望,同时暗寓了对现实的不满。首句“传”字点题,“五叶”即五福,寓意家道殷实、儿孙满堂。“到渠侬”是说它来到你这儿,语气中透出一丝羡慕。次句“露些儿便不同”,意思是说
【注释】 呜咿:指笛声悠扬。断笛:断了的笛子。横时:指笛子横在手中。满目春风:形容春天的景色美好。不自知:不知自己。脚后脚前:指放牛娃的动作。群队:许多牛组成的一个牛群。渠:他们。疑:怀疑。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放牧情景的诗。首句写笛子横在手中,接着写吹笛的牧童放牛的情景。二句写牧童放牧时,满眼都是美好的春景,而他自己却浑然不觉。三句写牧童放牛时,他故意模仿牛叫声,让牛群也跟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