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广闻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画龙看头,画蛇看尾: - 释义:比喻做事情要抓住关键,不可片面。 - 译文:画龙时要注意龙头,画蛇时要注意蛇尾。 - 赏析:这两句诗强调了做事要有重点,不可忽视任何一部分,否则可能事倍功半或失败。 2. 雪山冷坐六年,此处无金二两: - 释义:指修行者在艰苦环境中修炼,没有金钱财富。 - 译文:在雪山中修行六年,这里并没有多少钱财。 - 赏析
注释 - 偈颂:即佛教中赞颂佛的言辞,常用于诵读或歌唱。 - 一百四十二首:指的是这首诗是《偈颂一百四十二首》中的第九十六首。 - 建立法幢:指树立佛法的旗帜,象征佛法的正统性。 - 扶持法社:支持和维护佛法团体。 - 左之右之:形容人行走时左右移动。 - 风流儒雅:形容人的文雅、有学问的气质。 - 全卷全舒:整个卷轴完全展开,没有折叠。 - 珠走盘:形容文字流畅如珠子滚动。 - 正法眼藏
注释:风不吹动树枝,雨不击碎石头。 尘世的寺庙都显得明亮,都是大人的境界。 北极高照在南山外。 赏析: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人境界的向往和追求。首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来表达出“大人”的境界;后两句则是从空间的角度进行描绘,展现了一种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整首诗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值得细细品味
【注释】 彩仪:指皇后。仙仗:即仪仗,古代帝王的仪仗队。五云间:指天。旧日看:往日的样子。莫道:不要说。弓剑:指武器。威风凛凛:形容气势威严。逼人寒:使人感到寒冷。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皇后出游时的情景。诗的开头两句写皇后出行时,有五色缤纷、如云似雾的队伍护卫着。接着写她只是作为一个昔日的人物在观看,与现在的皇后毫无关系。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突出了皇后的威严和不可一世的地位。
译文 坐在人间世界的中心,控制着人们的舌头和鼻子。 扭转了人们的命运,但达摩大师却看不清楚。 人天两界都在眼前,皇帝有旨意。 注释 1. "坐断天下人舌头":意味着坐在权力的中心,控制着所有人的语言,就像控制着人们的舌头一样。 2. "诸佛不知":即使佛教的众神也感到困惑,因为无法理解这种权力的存在。 3. "捩转天下人鼻孔":扭转了人的命运,改变了他们的世界观,使他们无法看清真相。 4.
【注释】 1.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这是佛教中一种诗歌体裁,用以诵读佛经的偈语。 2. 其八十八:指第八十八首偈颂。 3. 控:掌握。 4. 廓:开拓。 5. 正眼:正确的见解、观点。 6. 恁么:如此这般。 7. 育王门:指佛教中的“五时转”中的最后阶段,即涅槃境界。 8. 要见:必须见到。 9. 堂中首座简:指禅宗中的一种说法,认为禅宗的祖师都是从修行者中出世的。 【赏析】
注释: 1. 人间九月又九日,善财去后无消息。 2. 何止门前草自青,黄花满地成狼藉。 3. 六祖不会,达磨不识。 4. 大藏小藏,尽从者里流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通过对佛教经典《金刚经》的解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佛学的深刻理解。 “人间九月又九日,善财去后无消息。”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人间的九月,又过了九天,善财菩萨离开了我们,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了。这里的“善财”是指阿弥陀佛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十七 【译文】 这六种殊胜的功德,没有超过此山最殊胜。 这八种吉祥,唯有今朝最吉祥。 在殊胜中显殊胜,在吉祥中显吉祥。 万年千载寿,一瓣九天香。 注释: - 六殊胜地:指佛教中的六波罗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 无越此山极殊胜:意为这六殊胜的功德,没有任何地方能超越此山。 - 八吉祥中:指佛教中的八大吉祥物,分别是宝伞、白象、宝瓶、莲花、金轮、舍利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一行罗汉慈,破劫贼故。 注释:修行罗汉的慈悲,是为了破除那些危害众生的敌人。 译文:通过修行罗汉的慈悲,可以破除那些危害众生的敌人。 行菩萨慈,安众生故。 注释:修行菩萨的慈悲,是为了安抚众生。 译文:通过修行菩萨的慈悲,可以安抚众生。 行如来慈,续慧命故。 注释:修行如来的慈爱,是为了延续智慧的生命。 译文:通过修行如来的慈爱,可以延续智慧的生命。 行平等慈
【注释】 达磨:指慧能大师。面壁:禅宗公案之一,即“达摩面壁九年”,传说为达摩大师在少林寺面壁而坐九年,终日默然。云门:禅门宗派,即南岳下院的法嗣云门寺。念七:禅宗公案之一。据《景德传灯录》卷四所载,云门寺僧文偃禅师,于大中三年(849年)七月一日示寂,时年五十一。后有僧问:“文偃大师今日是何时节?”师曰:“只如今日。”僧又问:“今日是何时节?”师曰:“文偃和尚见性之时。”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