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当
丑月六日见迫趋升抗论力争复絷于小舟龙开河口累夕惊风怒涛中六日夜至十有二日大雪冱冻病卧赋此 译文: 记得过去黄河上守冰的船只,鱼肉美味如泉水般的美酒。 一生辛苦换来什么结局,现在年老体衰疾病饥寒,在雪地里躺着呻吟哀号。 注释: ①丑月:古人以地支记月份,十二个月各有一地支,丑为地支之一。此处指农历十月。 ②见迫:被逼迫。 ③趋升:趋是趋走、奔跑的意思;升即上升,这里指登上船。④抗论:争论
浦江郑氏义门 故国衣冠地,名家孝义门。 安居今九叶,继德又诸孙。 时荐严宗檍,晨参列弟昆。 周旋俱典则,辞气总清温。 里闬尊儒素,闺门戒妇言。 承颜惟岂弟,服礼自朝昏。 籍甚群公誉,猗欤薄俗敦。 邻饥赒粟布,客至馈牢飧。 置驿遗风旧,传经古意存。 夜灯书满屋,秋气稻连村。 褒奏归廷议,桓楹表国恩。 后人方食报,逸翮蔼高鶱。 从此公侯复,终期福祉蕃。 六月起溟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繁华一夕怨西风” - 表达了在短暂的一天之中,繁华的景象突然变得凄凉。"繁华"通常指繁荣或兴盛,但在这里暗示着一种迅速的变化和消逝。"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常用来表达事物的凋零或离别。这句话通过对比"繁华"和"西风",强调了瞬间的变迁给人们带来的哀愁。 2. “金雁钿蝉镜影空” - 这里的“金雁”可能指的是金色的装饰物,而“钿蝉”则是一种装饰品,常用于女性头饰
【注释】 丑月:即正月。见迫趋升:迫近而登高论政,指作者被贬岭南途中所感。抗论:指作者与李邕的争论。力争:力争恢复官职。复;再,重新。絷:囚禁。龙开河:指龙江。龙江在今广东肇庆市境内。河口:指长江和珠江的汇合处,即广州附近。小舟:指作者乘船南下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后途经龙江时作。诗中反映了当时岭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艰难的情况。首联写自己因直言抗命,再次被贬为岭南刺使
注释: 衡山春游图:即《南征至衡山诗十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雁书不到祝融峰:指诗人在衡阳的家信,没有寄到祝融峰(衡山的主峰)去。 怅望苍梧驻六龙:怅望苍梧县,即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是古代湘水流域的一个重镇,这里用“驻六龙”比喻祝融峰。因为祝融峰海拔一千四百六十七米,比衡山主峰高出三百多米,所以称它为“高峻”。 尚欲暮年专一壑:意思是说,我还有余力,还想在这山中寻找一个清幽的所在,独自隐居。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夜晚的景象和气氛。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古木昏鸦接翅飞,扶桑顾兔倍光辉。 - “古木”可能指的是古老的树木,“昏鸦”指傍晚时分乌鸦归巢的情景。“接翅飞”形容乌鸦排成队形飞翔。“扶桑”通常指太阳,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所以古人常把初升的太阳比作“扶桑”。这里的“顾兔”也是太阳的象征,因为月亮在西方,太阳在东方。“倍光辉”表示太阳的光芒更加灿烂。 2. 广寒梦到嫦娥殿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静听新人笑语声,天寒翠袖若为情。 - 译文:静静聆听新人们的欢笑声,在寒冷的天气中,那翠绿色的袖子似乎因情而显得更加美丽。 - 注释: 新人:指新婚夫妇,古代多以“新妇”称呼。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温馨浪漫的画面,新人的欢笑如同天籁之声,让人感受到喜庆的氛围。同时,天寒翠袖若为情也表达了对新婚夫妇美好情感的赞美。 第二句:举头不辨山河影,坐看儿童斗眼明。
注释: 豫章城头: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城头,城墙上。百尺楼:指城上的高楼。明镜:明亮的镜子。照人愁:照着人的忧愁。 五老峰前: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西侧五老峰下,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于世。秋色里:秋天的景色中。心:内心的情感。 寸心折尽:形容极度悲伤到极点,内心的痛苦无法承受。大刀头:比喻巨大的痛苦或困难。 赏析: 《中秋对月口号》是一首描写中秋节景象的诗歌
注释: 朱矶:红色的矶石,这里指江中的石头。 骇浪惊风动楚天:惊风雨大如海浪。 乡心羁思漫年年:家乡的思念之情绵绵无尽。 鲈鱼不受寒江钓:因为天气寒冷,鲈鱼不吃饵,无法垂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除夕之夜,站在朱矶上遥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骇浪惊风动楚天”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除夕夜江面上的狂风巨浪,使人仿佛置身于惊涛骇浪之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注释】 1. 宣圣庙:孔子的庙。 2. 鲁灵光:春秋时期鲁国灵光殿,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因孔子名丘,后人称此殿为灵光殿。 3. 一炬:一把火。 4. 堪怜:值得怜惜。 5. 秋水:秋天的水。 6. 门独在:门前的建筑物还在,但已破败不堪。 7. 古槐:指古槐树。 8. 斜阳:夕阳西下。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孔子宣圣庙的怀念之情。首句“百年如见鲁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