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当
诗句释义: 庐岳层层耸入碧空,仙岩佛塔在白云中显得格外壮观 几栋楼阁在青烟红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寒烟野蔓之中,尽是几座楼阁 译文: 庐岳层峦叠嶂高耸入云霄,仙岩和佛塔在洁白的云朵中显得分外壮观。数不尽的楼阁点缀在青烟与红霞相映衬的美景之中,它们都在那如墨色的山间寒气中若隐若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山水画卷。诗人以“庐岳”为引子,将读者的视野带入了那巍峨壮丽、气势磅礴的山峦之中
寄题周炼师云台真馆 亭亭云台山,重阜隐深廓。 神宫辟龙虎,秀色今绵邈。 真馆依青林,涧水傍虚阁。 种竹春雾重,刊松晴雪落。 高敞自无为,幽旷各有托。 时见白云闲,为雨出城郭。 岂知有道者,元化在机握。 相从赤松游,不为慕灵药。 愧我烦世虑,眷然仰冥漠。 考槃能自引,随遇有真乐。 园绮如可期,共尔戒归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题给周炼师的一篇赞美诗。诗人以云台山为背景,描绘了云台山上的美景。接着
【解析】 “观大明殿图”意思是观看大明宫的宫殿图。“大明宫阙五云端”,是说大明宫建在高高的五层云霄之上,“簪笔趋朝老从官”。“白发十年江海外”,是说诗人自己已年过花甲,漂泊于江海之外,“人间写作画图看”。 【答案】 诗句大意:观看大明宫的宫殿图 译文:大明宫建在高高的五层云霄之上。我年逾古稀,已经飘泊在外,像从宫中出来的人那样,在江海上飘荡。 赏析:此诗首句以夸张之笔写大明宫之高大雄伟
注释与赏析: 1. 昔贤讲道秩宾筵,五老香炉蔼紫烟。 - “昔贤”指古代的贤者,他们讲道,在宾席上进行教化,“秩”是等级的意思,这里指贤人的等级。"五老"可能是指五位有声望的老人。“讲道”即传授道理、知识。“宾筵”则指贤人讲经布道之宴。“五老香炉”中的“五老”可能是五位老者,而“香炉”代表的是供品,可能是香料或者食物。“蔼紫烟”形容烟雾缭绕,紫色的烟雾给人一种祥和、庄重的感觉。 2.
【注释】 青宫:即皇宫,代指帝王。朝贺日:帝王接受朝贺的日子。次韵:诗的第二篇应和前一首,用“次韵”表示。殿阁:宫殿建筑。薰风:春风。奏舜弦:奏乐。舜帝,传说中的圣明君王。大明宫:即大明殿,唐代皇帝举行大典、接受朝贺、接见大臣等事多在大明殿进行。不凝烟:烟雾缭绕而不散去。圣人恭默惟思治:圣人(指君主)恭敬沉默地思考国家治理之事。历历:详细。凭谁细编:请人仔细编撰日历。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赏析作品的文学素养。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全诗,理解诗中写了什么景,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题目要求,逐一作答。“十六日舁床入城”的意思是:十六日抬着病床进城去。“舟子舁床入市廛”,意思是:船夫抬着病人的床到集市上去。这里的“市廛”指城市。“病躯仰面看青天”,意思是:我躺在病床上仰望天空。“不知城郭还何似”,意思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诗人岑参从安西都护府回到长安,被授为嘉州司户参军的途中所作。 全诗共四句。第一句写战争结束,战骨生尘,塞草长青;第二句点明“将军”的身份,指出他已成为右贤王;第三句写苏武已老,节旄已落,但仍牧羊于海疆。前三句都是写景,最后一句才是议论,抒发了作者对苏武的感慨。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首二句写战后的荒凉景象
【注释】 忌日:祭奠亡故的亲人的日子。云谷烟村:指远离家乡的地方,也指远离家乡的人。凫(fú):水鸟名,此处喻指远行之人。楸(qiū)梧:两种树名,此处借指故乡。几个人:指与诗人有同乡之谊的人。千里:一作“万里”。泪满衣:泪洒衣裳,形容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伤怀之作。首句写自己远离家乡,在云谷烟村做客,一切事物都显得那么不如意。次句说连水鸟都飞不到远方,雁儿也来得稀少
注释: 宪使储布哈守卫楚元帅余阙守卫舒城。 万方海宇一封疆,郡邑胥豪玩宪章。 寂寞荒城今第宅,家家故牍满新墙。 译文: 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只有一座城池被统一了,郡城的官员和豪绅们玩弄着法令。 如今这座荒凉的城池变成了他们的住宅,每家每户都堆满了旧的文书档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史变迁的场景。诗中“万方海宇一封疆,郡邑胥豪玩宪章”表达了当时政治局势动荡,各地官员、豪绅们玩弄法律
宪使储布哈守楚元帅余阙守舒 其二 败苇萧萧故垒秋,江山如画一渔舟。 怪来不起临濠兴,病久愁深泪易流。 注释:败苇:指残损的芦苇。萧萧:形容风声凄切。故垒:指昔日作战用的营垒。江山:指江水和山景。画:形容景色优美。怪来:指忽然之间。起:指兴起。濠:护城河。兴:兴起。愁深:指忧愁深沉。泪易流:指眼泪易于滴落。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宪使储布哈守卫楚元帅余阙守舒期间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江山的美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