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我昔在髫年,知有谪仙人。 —— 我曾在年轻时就听说过这位仙人(李白)。 2. 少壮读所作,天才气凌云。 —— 我年轻时就读过他的诗,他的诗才气高远。 3. 浔阳紫极宫,往岁闻佳句。 —— 我曾经在浔阳(今江西九江)的紫极宫听过他的佳句。 4. 采石青山头,前月拜荒墓。 —— 我在采石山的青山上
【注释】 过御沟:经过皇家护城河。残月:月亮残缺。欲落:将要落。日未生:太阳还没有升起。树根交合:树枝交错。清水明:清流的河水。翠华:皇帝出行时所乘的车。迢迢:遥远。沙碛(qì):沙漠和沙洲。杳:深远。铜驼陌:指长安城中街道。马声:马蹄声。少:稀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早出皇宫的情景。 诗的开头两句“残月欲落日未生,树根交合清水明。”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景色。残月即将落下,太阳还未升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一幅生动的古代城市景象。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译文: 1. 尘泥叹(第一段) - 注释:尘土被车轮碾过,形成了深深的沟壑。 - 译文:车轮经过的地方留下了深深的车轮痕迹,尘土被碾压成深坑。 2. 僵车石马匹亿(第二段) - 注释:石马和马车被碾压,变成了土块。 - 译文:石头做的马和马车被车轮不断地碾压,变成了泥土。 3. 污人衣冠,垢人发肤(第三段) - 注释
赵侯发白返黑 赵侯,指古代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君主,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强大,为中原霸主奠定了基础。 日中则必昃,百川东之不西流。将军须发白返黑,身强能使元气周。 日中则昃,古人认为太阳在正午时分会偏斜,这里比喻人到了晚年,精力衰退,不复壮年时期。百川东流,喻人之志向应当向东,不可向西而止。将军须发白返黑,意即将军虽然年纪已高,但须发却恢复了黑色,象征着他虽已老迈仍能保持活力
吉安刘楚奇秘书浮云道院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1. 诗句释义 - 桑弧蓬矢男子志:指志向远大,有抱负的男子。 - 揭天勋业固垂名:彰显卓越功绩,名声显赫。 - 择地园林须适意:选择理想之地建造家园,享受和谐生活。 2. 译文 - 志在四方:心向往远方,追求高远目标。 - 彰显功绩:突出杰出成就,赢得赞誉与尊重。 - 选择理想:选择理想之地,打造舒适环境。 3. 关键词注释 - 宗亲同居三百岁
【注释】 送翰林编修成谊叔驿召鲁子翚学士于邓遂便觐省成由国子生乡举于大都至顺四年登科今始得归乡里 我幸君归且怨别,心逐太行山色,送君直过黄河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在友人即将离京赴任之际,作此相赠。首联写友人被朝廷召用,自己有幸得以随同前往京城;二联写诗人对此次离别的无限惆怅和依依不舍之情,以“心逐太行山色”形象地描绘了送别时的心情;三联是说诗人送朋友直走到黄河边
【解析】 “行路叹书利阳驿壁”句:在行走的路上感叹,因为书籍而获得利益。 “冬雨扑面朝不寒,驱马驰逐荆门山”句:冬天的雨水打在脸上,却感觉不到寒冷,驱使着马匹奔驰追逐荆门山。荆门山,位于湖北宜都市境内,是长江三峡中最为雄伟险峻的一座峡谷。荆门山有两座山峰相连,主峰海拔1045米,形似双狮对峙,故名荆门山。 “麦陇高平稻塍直,竹树鸡豚山两间”句:稻田里的田埂笔直平坦,竹子树林中小鸡小猪在嬉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周郎十五二十时,皎如玉树阶庭芝。 出门掉臂不揖客,操觚作赋犹从师。 龙驹未腾掣电足,松羔早挺凌霜姿。 自怜渠侬似明镜,目我伧父为钝椎。 论文忽经十寒暑,聚首遂作双埙篪。 君留我别迹相远,离群索居情不怡。 流萍适楚复南迈,行李趋燕同北驰。 桑弧蓬矢负夙志,爷娘妻子成远离。 黄鹤楼前暑云徂,文明门内秋为期。 风尘南陌困英锐,痴僮羸马淹孤羁。
【译文】 昔日贤人居住海角,幽深隐居留下遗迹。 简编书籍不复存在,培塿尚堪指代过去。 三年时间不进园中,西京称誉董仲舒。 蓬蒿绕宅四周生长,仲蔚号称高士。 为学重在静处修身,学业有成还讲致理。 行为用功应藏敛于内,训诂学问卑下鄙陋。 黄门任大同,朱墨订文字。 虽非注鱼虾之类,乃尔汇合虎豕之文。 您君系出贵族家庭,缀缉浙江岸边。 弱冠登巍科,禁省久历履。 今天您将做太守,进退出处与前相似。
金陈州同知孙德政妻高氏贞节 三十良人如冠玉,领兵当关死不复。 燕赵年饥盗贼窟,携儿避难聚衰族。 鸾镜尘昏忘膏沐,含饴弄孙备五福。 巍巍双桓表门屋,杞妻谩作崩城哭。 译文: 金陈州同知孙德政的妻子高氏(杞妻),她的丈夫英勇忠烈,如同冠玉一般熠熠生辉,但面对国家危急,他毅然决然地领兵镇守关隘,誓死不退,直至战死沙场。 燕赵之地,连年灾荒,盗贼横行,百姓流离失所,高氏带着孩子四处流亡,躲避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