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贤居海陬,幽潜有遗址。
简编不复存,培塿尚堪指。
三年不窥园,西京称董子。
蓬蒿绕宅生,仲蔚号高士。
为学贵处静,业成尚致理。
用行舍则藏,训诂殆卑猥。
黄门任大同,朱墨订文字。
虽非注鱼虾,乃尔汇虎豕。
夫君系贵族,缀缉浙江涘。
弱冠登巍科,禁省久历履。
今此乃作守,出处将肖彼。
掉策国东行,去志疾若矢。
南州欲访古,不惮纡道里。
遥知郡政暇,闭阁究经史。
仕学能两优,岂直野王止。
来慕子所歌,亦复懦可起。

【译文】

昔日贤人居住海角,幽深隐居留下遗迹。

简编书籍不复存在,培塿尚堪指代过去。

三年时间不进园中,西京称誉董仲舒。

蓬蒿绕宅四周生长,仲蔚号称高士。

为学重在静处修身,学业有成还讲致理。

行为用功应藏敛于内,训诂学问卑下鄙陋。

黄门任大同,朱墨订文字。

虽非注鱼虾之类,乃尔汇合虎豕之文。

您君系出贵族家庭,缀缉浙江岸边。

弱冠登巍科,禁省久历履。

今天您将做太守,进退出处与前相似。

掉策国东行,去志疾若矢。

南州欲访古,不惮纡道里。

遥知郡政闲暇,闭阁究经史。

仕学能两优,岂止是野王而已?

来慕子所歌,也复懦可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送别的题材,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切祝愿和良好愿望。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感情真挚深沉,风格质朴自然,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佳作。

开头两句“昔贤居海陬,幽潜有遗址”,诗人首先点出了被送别的朋友曾经居住过的海隅之地,并指出那里曾留有贤人的遗迹。接着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那里的环境,“简编不复存,培塿尚堪指”,原来他居住过的地方已没有书籍可存,只有那些土堆还能让人辨认出来。这两句既写出了朋友离开后的荒凉景象,也暗含着对朋友离去而使自己失去了知己的惋惜之情。

“三年不窥园,西京称董子。”这一句是说,自从朋友走后,自己三年没进那园中看看,因为在那里曾经住过,所以现在进去时仍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亲切。这里诗人运用了“如见故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蓬蒿绕宅生,仲蔚号高士。”这两句则是说,如今那地方长满了蓬蒿草,那位朋友现在也成了一位高尚的人。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把过去的贤人和现在的自己作了鲜明的对比,既表明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为学贵处静,业成尚致理。”这两句是说,学习最重要的是要静心专一,学问修得圆满以后还要努力向善。这里诗人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目的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祝愿。

“用行舍则藏,训诂殆卑猥。”这两句是说,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而训诂工作却常常显得低贱卑陋。诗人认为在学问上应该有取舍,不应该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的随意乱用。

“黄门任大同,朱墨订文字。”这两句是说,即使是黄门任大同这样的人物,也还是能够用笔墨记录下文字。诗人在这里称赞了任大同等文人的才华和能力。

以下八句是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和祝福。“虽非注鱼虾,乃尔汇虎豕。”这一句是说,虽然这些著作并不是给鱼虾写的,但却汇集了很多的虎猪之类的东西。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既表达了自己对友人作品内容的肯定,也表达了对自己作品价值的怀疑。

“夫君系贵族,缀缉浙江涘。”这两句是说,您君出身于贵族家庭,您的诗文一直延续到浙江的岸边。这两句是对友人的祝贺和期望,希望他能够继承家学,继续创作出优美的诗文。

“弱冠登巍科,禁省久历履。”这两句是说,您年轻时就考取了科举功名,在皇宫里也待了很长时间。诗人通过对朋友早年的经历进行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

“今此乃作守,出处将肖彼。”这一句是说,如今您将要做太守,今后的进退出处将和以前一样。这句是诗人祝愿友人在新的岗位上能够一如既往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掉策国东行,去志疾若矢。”这两句是说,拿着策略向东而去,去的决心像箭一样快。这句既是诗人对朋友的激励和鼓励,也是诗人对自己的鞭策和要求。

“南州欲访古,不惮纡道里。”这一句是说,打算去南方访问古人的遗迹,不怕跋涉万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热爱之情。

“遥知郡政暇,闭阁究经史。”这两句是说,远远知道您政务很清闲,便关上阁门专心读史书。这句既是对朋友的关心和问候,也是诗人自己勤奋好学的写照。

“仕学能两优,岂止是野王而已?”这一句是说,您既能当官又能从学,岂止是野王(即洛阳)而已?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赞赏和期望。

“来慕子所歌,亦复懦可起。”最后这一句是说,我听来慕子的歌,也能重新振作起来。这句诗人以自己为例,勉励友人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