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木叶下,送目人千里。
汹涌趋东陵,潏荡混南纪。
天垂俱沉浮,霜落乃清泚。
蛟龙怒未平,舟楫漫难理。
苍梧云气连,笙竹矶石磊。
所恨碍君山,仍嗟愁帝子。
予怀渺不极,客思浩然起。
愿令沅湘波,安流入江水。

【注】①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湖,在湖南省。东陵:洞庭湖的东岸。潏荡:波涛汹涌。混南纪:混入南方的水系。天垂:天空。俱:都。沉浮:升降、消长。清泚:清澈的水流。蛟龙:指江中的水神。云气连:指云雾弥漫,笼罩着苍梧山。笙竹:泛指笛箫声。矶石:水中的礁石。君山:又名洞庭山,在湖南岳阳市西北。帝子:指屈原,因忧国而投汨罗江自尽的故事,后多用作忠臣的代称。渺不极:指心绪遥远无边。客思:客居他乡的愁思,这里指作者的愁思。沅湘:沅水和湘水的合称,均发源于广西,流经湖南。安流:使水平稳地流淌。

秋风木叶下,送目人千里。

秋风萧瑟,树叶飘落,目送行人,远隔千里;

汹涌趋东陵,潏荡混南纪。

湖水波澜壮阔,奔涌向东陵,与长江水汇合,流入南海;

天垂俱沉浮,霜落乃清泚。

天空像海一样,日月星辰都在其中沉浮,秋霜降临,水更清澈;

蛟龙怒未平,舟楫漫难理。

巨龙在湖中翻腾,水势汹涌,舟船难以行驶;

苍梧云气连,笙竹矶石磊。

云气连接苍梧山,笛声回荡在山间,岸边岩石垒垒;

所恨碍君山,仍嗟愁帝子。

遗憾被苍山挡住去路,仍感叹哀伤的是屈原;

予怀渺不极,客思浩然起。

我的情意无限深远,客居他的忧愁自然产生;

愿令沅湘波,安流入江水。

希望沅江湘水能平静地流向长江。

【赏析】此诗是送别之作。诗人以洞庭湖为背景,写自己送别朋友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忧虑。

首联“秋风木叶下,送目人千里”,写景抒情,渲染气氛。秋风扫过,落叶纷纷飘散;目送友人离去,一程又一程。“木叶”二字写出了秋天的特征,也暗示了送别的时间。

颔联“汹涌趋东陵,潏荡混南纪”,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湖水汹涌澎湃,直奔东陵,与长江水汇合,流入南海。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磅礴,更写出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颈联“天垂俱沉浮,霜落乃清泚”,进一步描绘洞庭湖的变化。天空像海一样,日月星辰都在其中沉浮,秋霜降临,水更清澈。这两句既写出了洞庭湖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尾联“蛟龙怒未平,舟楫漫难理”。巨龙在湖中翻腾,水势汹涌,舟船难以行驶。这是对洞庭湖景色的生动描写,也是对友人的深情祝愿。最后两句“苍梧云气连,笙竹矶石磊。所恨碍君山,仍嗟愁帝子”,则将笔锋一转,写自己内心的感慨。苍梧山云雾缭绕,笛声回荡于山间;岸边岩石垒垒,仿佛在诉说着屈原的不幸遭遇。这两句既写出了洞庭湖畔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深同情和哀悼。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愿令沅湘波,安流入江水”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