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孙隐居《春洲图》 杜若香中水没篙,沙平草软恣游遨。 江湖真隐今谁在,画里衣冠亦自高。 注释: 杜若:一种植物,其花香气浓郁。这里指代春天的气息。 没:淹没。 沙平:沙子平坦的地方。 恣:随意。 游遨:游玩。 江湖:指江湖之间。 真隐:真正的隐士。 今:现在。 在:存在。 画:指画作。 里:其中。 衣冠:指穿着的衣服。 自高:显得很高傲。 赏析: 这首诗是孙隐居对《春洲图》的描绘和赏析
【注释】:上京慈仁殿:即今北京天安门。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京城向皇帝献墨,以《赠潘云谷》的诗为赠之作。诗中用“文房自幸非常遇”一句表明对献书之恩的感激之情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揽衣忙趁到斋钟,天际初阳照面红。 - 揽衣:迅速穿上或整理衣服。 - 忙趁:急忙赶上或及时抓住机会。 - 到斋钟:听到斋堂的钟声。斋钟通常在清晨敲响,提醒学生开始一天的学习。 - 天际初阳:描述的是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情景,"天际"指的是天空的边际,而"初阳"表示新的太阳。 - 照面红:形容阳光照射在脸上使肤色变得红润。这里用来形容早晨的阳光温暖且明亮。 2.
【注释】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方丈:即方丈岛,传说中有神仙居住,是海上仙山。碧峤:指蓬莱、方丈二山。掀举:比喻神鳌高举。接太空:与天空相接。李虚中:(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虚中,这里指李白。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为友人而作,诗中赞美了朋友的才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蓬莱方丈屹相通”,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写仙境的宏伟壮观。蓬莱、方丈都是传说中的仙境
注释: 吞凤文章老益奇,杏坛深处拥皋比。 湘南山水江东树,洗尽京尘总是诗。 译文: 罗教授您年纪越大越显示出您的才华,就像凤凰一样。在杏坛深处,抱着经文,您是那么的崇高。 江东的树木,都洗去了京城的尘埃,成为了一首首美丽的诗
【注释】 白子芳:人名,作者的朋友。瓶梅结实:指梅枝上长出梅实。 蒙惠泉:即泉水,这里指代朋友的恩惠。州民死后思:指作者的朋友去世后,州里的百姓思念他。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悼亡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追忆与友人的交往,表现了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全诗语言朴实,不假雕琢,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诗的前两联是回忆两人相识和相别的情景。“蒙惠泉头岁暮时,相逢云已及瓜期。”这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相识于泉边
【释义】 白子芳,字子芳,诗人,官至中书舍人。他一生爱梅如命,尤其钟情于梅花的清香、洁白之美。他的《梅花》诗云:“寒香夜永月华明,玉树银英满院清。谁剪一枝归北阙,年年长使梦魂惊。”此诗便是写他与梅花有缘。 瓶梅,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名句。 瓶梅结实,指瓶梅开花结果。陆游在绍兴十年(1140)春作《瓶梅》诗曰:“花品从来只主张,更将冰玉比芬芳。可怜今日无媒负,却恨当时不自量。”陆游以“瓶梅”自喻
【注释】 ①山南宪副:唐制,各道设观察使,称“观察使”,简称“观察”。宪,即御史中丞。②太古四友:晋人嵇康、阮籍、刘伶、王戎号称“竹林七贤”。④盘桓:徘徊游赏。⑤京尘扰扰:指京城的繁华喧嚣。春游:春季出游,泛指外出游玩。 【赏析】 这首七律是作者与友人在苏州时所作。诗中赞美了友人超脱世俗,潇洒不羁的高雅情趣。 首句点出题意,“三友”,即指嵇康、阮籍、刘伶、王戎四位文人。他们以傲世自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把握诗人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及效果等,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墨梅”是这首七绝的第一句,也是全篇的总纲。首句开门见山,以简练的四字总摄全篇,勾勒出一幅清幽雅洁的梅花图景:风神潇洒,月影婆娑,雪肤玉肌,傲霜斗雪。这四字既写出了梅花的外形特点,也暗示了作者的心境和情趣。接下来三句紧承首韵
【注释】 淮东县: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朱子静: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叟,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末至元初理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松雪:《墨竹赋》的作者,赵孟頫。困学:勤奋学习。二帖:指《松雪论书帖》,是赵氏的书法作品。两公:指朱晦庵和朱子静。墨妙:指书法之美。贵莫比:非常珍贵,没有人能比得上。一门:一家,一家人。祖孙:祖父与儿子。世济美:世代都能继承美好。恶札:坏的书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