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诗句释义:南北东西画舫通,卖鱼输稻不愁风。 译文: 姑苏城内,船只穿梭来往,南北东西,如同织布一般紧密相连。这里的人贩卖鱼类和稻米,无需担心风雨的困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姑苏即事的景象,诗人通过对画舫、卖鱼、稻米的描写,展现了姑苏城生活的繁忙与繁荣。诗中的“南北东西”一词,生动地描绘出城市的繁华景象,而“使眷为谁归火底,俘囚何面见江东”则透露出战争对民生的影响,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乱的担忧
【注释】 元龙:汉末名士陈元龙,字长文,颍川阳翟县人。湖海:泛指江湖。襟期:意气相投,志趣相合。叔度:东汉初年南阳太守张公达(字子政),因反对王莽而遭忌,遂隐姓埋名,以“八俊”自命,后归附刘秀,封侯拜将,官至大司空。万顷陂:指池塘广阔如万顷。媕娿:同“婀娜”,娇柔的样子。拟见:想见到。盛时:太平盛世之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赵伯常送行的诗
神凤琴 绝响朝阳瑞世鸣,喧啾百鸟谩关情。 却凭千古丝桐在,传得岐山一样声。 注释: 神凤琴:传说中的神奇之琴,声音美妙动人,能与凤凰共鸣。 绝响朝阳瑞世鸣:意思是神凤琴的声音如同朝阳一样,充满了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喧啾百鸟谩关情:百鸟的叫声虽然热闹,但神凤琴的声音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 却凭千古丝桐在:凭借这把历经千年的古琴,可以演奏出更加美妙的音乐。 传得岐山一样声:岐山是古代的一座高山
【译文】 雨中行走在黄华街市,路滑桥危马蹄难行。 叫小吏去供祝板,吴歈坊下我整理衣襟返回。 【注释】 黄华:指黄华县,位于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 珊珊:形容雨声细碎。 磴(dèn):石砌的台阶。 小胥:即“小吏”,古代官署中负责文书等事务的小官。 吴歈(léi):《诗经》中的一首歌,是古代吴地的歌谣,这里泛指吴地的歌曲。坊下:街巷之中。 振衣还:整理衣物然后返回。 赏析:
【注释】 平望驿:在今江苏苏州。王伯循:王叔武,名士良,苏州人。芙蓉:荷花。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前四句写诗人赴京途中,于平望驿与友人话别的情景。“都门暑雨别匆匆”,写别时天气炎热,京城大雨如注,使人匆匆离京。“尊酒论文久不重”写离别之际,畅饮美酒,纵论诗文,友情深厚。然而诗人对这次分别感到遗憾,因为自己来京不久就匆匆告别。“却忆篷莱云起处”写别后怀念之情,想到友人在蓬菜(蓬莱)的云中
晓发皂林驿 注释1: 万寿山前旭日鲜,琅玕无数映清涟。 注释2: 吴儿笑我杀风景,马上驱驰不坐船。 译文: 清晨从皂林驿站出发 万寿山上的旭日照耀着鲜艳的光芒, 无数颗琅玕树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 吴地的人们嘲笑我破坏景色, 骑马疾驰却不愿乘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诗中描写了作者清晨从皂林驿站出发的情景。万寿山位于苏州市西北角,因山上有万寿寺而得名。这首诗通过对万寿山前旭日
【注释】芙蓉:荷花。分司:指御史台,唐时御史台分左右两曹,故有分司之称。水边花:水中的荷花。 【赏析】这是一首咏荷花之作。诗人从荷花在驿道上生长的特点,引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进而以分司御史和水边花作比,赞美荷花之美。全诗写景明丽,意境清新,语言简练,富有韵味
注释: 常日相陪散马蹄,官曹同事凤城西。 别来应忆太禧白,醉后仍须乌迭泥。 翻译: 平日里我们在一起骑马游玩,我们在官府中共同为政。 自从离别以来,你一定在思念着白头翁吧,醉酒之后,你还需要去泥泞的田地劳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赵伯常的一首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首句“常日相陪散马蹄”,描绘了他们一起骑马游玩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友谊和欢乐。第二句“官曹同事凤城西”
【注释】 春来:春天来临之时。几度:多次。华辀(zhōu):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车子。芳草多情柳亦愁:意思是芳草无情却有情,柳树也因送别而忧愁。裁诗:作诗。写离恨:表达离别时的伤感之情。揶揄:讥笑、挖苦。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诗人以“春来”起兴,写春天来临时,自己多次送别赵伯常,那满路的芳草,也似乎在为别离而忧伤,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临的时候,我几次送别友人,那路上的芳草,也似乎在为别离而悲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此题要结合注释,抓住关键词“律”“乌府”“淮南”等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要注意诗句的格式要求。 【答案】 (1)送张克宁赴淮东宪掾。 译文:你被送到了淮河以东的监察区当官。 (2)读律由来可致身,十年乌府气无伦。 译文:读书学法本来就是为了能够做官,在乌府十年,威风凛凛,无人能敌。 (3)明朝奉檄淮南去,多少芳年惜后尘。 译文:明天就要奉朝廷之命到淮南去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