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注释】 春来:春天来临之时。几度:多次。华辀(zhōu):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车子。芳草多情柳亦愁:意思是芳草无情却有情,柳树也因送别而忧愁。裁诗:作诗。写离恨:表达离别时的伤感之情。揶揄:讥笑、挖苦。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诗人以“春来”起兴,写春天来临时,自己多次送别赵伯常,那满路的芳草,也似乎在为别离而忧伤,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临的时候,我几次送别友人,那路上的芳草,也似乎在为别离而悲伤
渡济河马上初见近城诸山渡过黄河,马不停蹄,眼前是初入城池的群山。 华山高耸,在鹊山之东,一带烟霭霏微,与翠绿相接。这是写诗人登上华山所见的壮丽景色。 安石从来多雅兴,却如新妇闭车中 李白曾自言:“安石谢安石”(《代寿山王郎》其一),又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七律》),故以“谢安石”自指。“安石”即谢安,字安石。“却如新妇闭车中”,用典。《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
【注释】 陶写:寄托、抒发。 游丝:喻指飘忽不定的思绪或情思,这里特指诗人的心绪。 赏析: “扫除愁恨惟应酒”,是说唯有借酒浇愁,才能将心中的愁恨一扫而光。这一句诗看似平常,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它表明了作者对饮酒的热爱和钟情;其次,它揭示了饮酒对于排遣忧愁、化解烦恼的作用。在诗人看来,饮酒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也是一种独特的精神解脱。因此,他经常以酒为伴,以酒为友,通过饮酒来陶冶情操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所作,描述了李通敏祠堂的历史变迁。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万户侯李通敏祠堂 - 描述的是位于某地的“万户侯李通敏”祠堂。 2. 猿臂将军金虎符,寻常气压万熊貙 - 描绘的是李通敏作为“猿臂将军”,手握象征武力和权势的“金虎符”。 3. 而今庙貌开生面,犹似辕门按湛卢 - 表达了现在李通敏祠堂的面貌焕然一新,宛如古代战车辕门前的兵器“湛卢”,充满生机和活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幽”的写法。 【答案】
【注释】 天北天南:指赵伯常的故乡和京城。赋远游:作《赋》表达对远方的思念。合肥城下:合肥是南宋的行都,这里代指京城。理松楸:整理墓地。松楸:松木棺材。梦见还家乐:梦中回到故乡的快乐。无复眉攒去国愁:再也没有忧愁。“眉攒”指眉头紧蹙。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京城与友人别后思念友人,盼望他早日回乡。首句点出朋友从京城到淮西赴任,二、三句描绘了一幅思友的图景。“多应”两句写友人归期已定
河东郭从让友于堂 金昆玉季尽优游,学似椿津共白头。 总为隋家贤吏部,读书不问驾车牛。 注释: 河东郭从让友于堂 —— 郭从让(712-764年),字子开,号友于堂主人,唐朝著名诗人、政治家,官至宰相。他出身河东郭氏家族,世代簪缨,门第显赫。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 金昆玉季尽优游,学似椿津共白头。 注释: 金昆玉季尽优游,学似椿津共白头。——
【注释】 暗尘驽马:指昏暗尘土飞扬的马车。驽(nú),劣马。夕阳酣:形容太阳快要落下时,阳光洒满大地,天色渐渐变暗。凌兢(jīng):颤抖的样子。徥侣:同“跛”,跛脚。徒行:独自行走。知:知道。捷径:最便捷的路。踏冰(tà bīng):在结了薄冰的路上行走。象坊南:象坊即象坊桥,在今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附近。 赏析: 首句“暗尘驽马夕阳酣”,用暗喻手法写诗人的心境。暗尘驽马,是说诗人骑着一匹劣马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冬日杂诗》中的一首。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 首句“下床指直难结带”,意思是早晨刚起床时,手指僵硬,难以系结腰带。这句诗描绘了冬日清晨起床时的困顿状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早晨起床时手指僵硬,难以系结腰带。 次句“出户舌卷深入喉”,意思是出门后,舌头被风吹得卷曲,深入喉咙。这句诗描绘了冬日里人们外出时面临的另一种困境——风大口干
【诗句释义】 十年前是紫薇郎:紫薇郎,唐代对翰林学士的雅称。 伴我书声隔粉墙:你陪伴我读书的声音隔着墙壁传来。 今日绣衣持斧去:如今穿上华丽的官服手持斧头而去。 冲冠毛发半秋霜:激动得头发竖起,像秋天的树叶一样。 【译文】 十年前你还是一个翰林学士,在我家隔壁陪我读书; 今天你穿着华美的官服手持斧头离开,你愤怒到头发都竖起来了。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送别朋友赵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