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文
月夜闻笛 月光洒满江面,江水空旷无物;夜晚微风吹过笛声。 情深却无法消愁,美景却只能对诗;想要谱写新词三弄,却无奈苦调悲凉。 欲眠却被唤醒叫船夫,船行山阳不要停留太晚。 注释: - 月白江空露下时:月光如洗,江面空旷,露珠晶莹。 - 谁家笛傍晚风吹:是谁家的笛声在傍晚吹响? - 情深可奈消无酒:心中的情感深沉,却无法用酒来消解。 - 景好惟须对以诗:美景让人愉悦,但需要用诗歌来表达。 -
【解析】 此诗首联“孝陵佳气郁葱笼,手辟鸿蒙万国从”是写孝陵的雄伟壮观。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墓葬。据《明史.地理志》记载:“金陵有钟山,上有明祖陵,曰孝陵。”孝陵神道全长5000米,宽14—16米,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和五色花岗石砌成,两旁夹杂着松柏翠竹,显得庄严肃穆。诗人站在孝陵前,放眼望去,满眼都是一片郁郁青葱的树木,好像整个宇宙都在这孝陵之中
无题 话到匡山恍欲乘,泠然六月对寒冰。 客忘形迹分谁主,官耐清贫却类僧。 斗茗因香为韵格,评诗似水辨淄渑。 花陪晚醉仍留影,月尽移将问一灯。 注释: 1. 匡山:即匡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西北部。 2. 冷然六月:形容天气寒冷,如同六月的寒冰。 3. 分谁主:指谁是客人的主人。 4. 官耐清贫:形容官员清廉,不怕清贫。 5. 淄渑:两种不同的酒,比喻好坏不同的诗文。 6. 晚醉:指在晚上喝酒。
【注释】 和秋禊六首:作者为酬谢友人在秋天举行水边修禊活动的诗。 春禊何如秋禊佳,高情远致自吾侪(春祭比不上秋祭好)——春天祭礼比不上秋天祭礼好。 会无常数馀闲日,坐有清流宜水涯(聚会时没有固定的日期,闲暇的日子很多,坐在这里可以看到清澈的水流)——聚会时没有固定的日期,闲暇的日子很多,可以坐在水边的清流旁。 旧谱翻成添韵事,新题吟去散诗牌(以前的歌谱翻成了韵律更美妙的事情
译文: 是谁说当官不辛苦,敲冰洗诗肠。 来青竹叶迎风摇曳,送日常焚入夜香。 行色匆匆随月冷,襟期六月带秋凉。 远心自在尘鞅里,小憩何须定解缰。 注释: 1. 谁是当官不苦忙:谁说做官不辛苦? 2. 敲冰且复浣诗肠:用冰水清洗诗歌的情愫(比喻)。 3. 来青乍快迎风竹:形容竹子随风摇曳的景象。 4. 送日常焚入夜香:夜晚常常焚烧香料。 5. 行色三更随月冷:行走的身影在三更时分显得孤独而冷清。
【注释】 清凉寺: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老街,原为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60年)敕建的“天庆寺”。后因山名“清凉”而得名。 老僧:僧人。 引路烹茶总热忙:指僧人每日接待游客,烹茶招待。 应接:应酬。 号清凉:寺庙的名字。 堤笼杨柳烟含雾:形容柳树被薄雾环绕的景象。 井落胭脂夜有香:描绘了夜晚时井水映照着桃花的景象。 寂寞繁华难作解:指热闹的寺庙与寂静的山林相比,难以理解这种景象。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情乍被柳相挑 - 春天的柔情被柳条所撩拨,春意盎然。 2. 尽费支持不自聊 - 尽管我尽力去支撑,却感到无法自持地欣赏(这柳树)。 3. 作意将来令眼媚 - 有意让眼神变得妩媚,形容对柳树的喜爱。 4. 关情偏可惹魂销 - 因为柳条牵动情感,使得灵魂也为之销魂,表现出强烈的喜爱之情。 5. 瘦犹含态骄梅格 - 即使瘦弱仍保持姿态,如梅花一般傲骨铮铮。 6.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小名应是唤盈盈 - 暗示剧中人物的名字或昵称是“盈盈”。 2. 声态偏能想性情 - 指剧中人物的声音和举止能够体现其性格。 3. 低度静闻梁上响 - 描述在低声吟唱中,可以听到屋梁上传来的回声,如同音乐在回荡。 4. 步虚小试掌中轻 - 通过手势轻轻触碰,可以感受到如仙乐般的轻盈和美妙。 5. 翻嫌杂和吹弹寂 - 原本可能觉得各种乐器的杂音演奏得很和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泊舟于岸边,看到蒹葭已经显示出秋天的景象。然而,他发现船横在浅水中,无法前进。于是,他停下橹,询问为什么船会停在浅水中。接着,他又尝试用破帆去吹风,但帆被风吹斜了,无法正常使用。 诗中还描述了船上的其他场景:艄子在波间试水,篷下的舵公在铺蓑睡觉,吴娘则在滩头闲采蓼花。这些细节都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通过描绘一个秋天的傍晚
魏仲雪过餐冰斋遇雨 清风吹袂惹烟萝,正是冰厅许尔过。 密坐深谭尘事少,新知细访隽人多。 酒间啜茗肠如浣,卷里题诗手自摩。 当夏快来秋意爽,兼将凉雨快如何。 注释: - 清风吹袂惹烟萝,正是冰厅许尔过。 - 清风吹动衣袖,烟雾缭绕的山中亭子,正是你我共度的好时光。 - 密坐深谭尘事少,新知细访隽人多。 - 密坐讨论世事,尘事减少;与新朋友交谈,见识广博的人多。 - 酒间啜茗肠如浣,卷里题诗手自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