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文
【解析】 本诗是作者在登雨花台时,偶闻警钟声而作。“香台环旧刹,踏翠上逶迤”二句写诗人登上雨花台,看到香台四周环绕着古老的寺庙,沿着山间小道蜿蜒曲折地向上走去。“烟草六朝意,春风三月时”二句写雨花台上的花草树木充满了往日的风韵,春风吹来,正是江南好风光的季节。“城规开甸服,江线划天维”二句写南京城的城墙规划得井然有序,长江两岸堤坝坚固,像大地的经脉一样纵横交错,勾勒出大江的雄伟气势。“极目烟尘起
赠朝宗上人 心栖空不住,意色更轩轩。 白鹤云间出,青狮座底翻。 谈令龙耳听,定起石头言。 竖拂开诸义,天花夜雨繁。 注释: 心栖空不住 —— 心在高处飞翔,不受尘世束缚。 意色更轩轩 —— 神态显得更加高远和洒脱。 白鹤云间出 —— 白鹤从云端飞出,形容其超凡脱俗。 青狮座底翻 —— 青狮座下翻滚,暗指其威猛。 谈令龙耳听 —— 谈论时如同龙一般威严。 定起石头言 —— 言语坚定如石头。
秋杪二日招诸友集静远堂分得门字时扈芷天游二上人新至 共挹高秋色,茗杯远意存。 囊云来古涧,绘雪艳耑门。 花影当风乱,歌丝入夜繁。 禅参清醉里,听曲莫销魂。 注释: 1. 秋杪:秋末,指深秋时节。 2. 招诸友集静远堂:召集朋友们在静远堂聚会。 3. 分得门字:得到“门”字这个题目的诗作。 4. 时扈芷天游二上人新至:当时扈芷天和两个新到的僧人在一起。 5. 共挹高秋色:一起欣赏秋天的景色。 6
【注释】 闲心:指清静的心境。秋际:秋天的时候。因雨增萧飒,有僧澹往还(澹:淡薄,指僧徒):因为秋雨而更觉凄凉,与僧人交往也显得清淡。云留翻碍寂(碍:妨碍),鸟过总归闲(归:返回)。挥麈通顽石,无言并可删:挥动拂尘可以沟通顽石,无需多言也可以相互理解。 【赏析】 这是一首酬和诗。酬和就是以诗词酬答对方之作。这首诗是酬和友人上人白云庵的一首诗。 首联:“与一门上人白云庵共话即用其韵”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孤臣空洒泪,天步遂如斯。 - 表示自己身为孤立无援的大臣,只能默默流泪,而国家的前途如同这无情的天步,已无法挽回。 2. 妖蚀三光暗,心盟九庙知。 - 暗喻国家遭受灾难和不幸,如同三颗星星被妖怪吞食,而内心的誓言和承诺,在九座帝王的宗庙中被世人所知晓。 3. 翠华迷草路,淮水涨烟澌。 - 描绘了一幅景象:翠绿的旌旗消失在草木之间,淮河水位上涨,烟雾弥漫。 4. 故国千年恨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 赠三昧禅师 道是宗风盛,戒居定慧先。 看花飞作雨,聚石击无烟。 堂上三车法,灯前一指禅。 往来乘愿力,大地拥金莲。 ``` 诗句注释: 1. 道是宗风盛:这里的“道”指的是佛教的教义或者道理,“宗风”则是指某一流派或宗派的风气。整句话意味着佛教教义非常兴盛,宗派之风盛行。 2. 戒居定慧先:这里的“戒”指的是佛教戒律
诗句:山寺春云护,披霞入渐深。 译文:山中的寺庙被春天的云彩所环绕,我随着晨光的照射逐渐深入其中。 注释:本段描述了诗人在春天早晨登山时,被周围的景色所吸引。"山寺"指的是山顶的寺庙,"春云护"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增添了山寺的神秘感和静谧感。"披霞入"描绘了诗人随着阳光的升起,开始登山。"渐深"表达了随着时间推移,诗人越走越深,逐渐沉浸在山林之中。 赏析:范景文的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如下: ``` 春日游仲茅爰园 夙约今方践,期春故尔迟。 石犹存雪貌,柳渐逗烟姿。 鸟嫩声能和,竹多径易疑。 韵留歌尽处,酒半出新诗。 ``` 译文: 我和你约定在春天一起去游山玩水,现在才去,因为春天来得有点晚。 石头依然保存着冬天的白色,柳树逐渐露出春天的绿意。 鸟叫声清脆动听,竹子丛生,小路曲折蜿蜒,让人容易迷路。 歌声留在最动听的地方,美酒也喝了一半。
送雪藏上将还匡庐 未识匡山面,逢师似已经。 云峦光在眼,笔墨性能灵。 言下三乘法,图中五岳形。 倦游何处去,风雨路冥冥。 注释: - 匡山:指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三乘法:佛教中指菩萨修行的三种基本方法:声闻乘、独觉乘和佛乘。 - 图中五岳形:用图象描绘五座山的形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雪藏上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未识匡山面
【注释】 三月:农历三月初。 秦淮:即南京秦淮河,古名津水,为江南著名河流,流经南京市区。 新莺:指春天的黄莺。 代管弦:比喻春天的莺声。 柳春全拂水:柳枝春色如洗,全部倒映在水面上。 花夜欲藏烟:夜晚的花树好像被雾气笼罩一般,隐隐约约。 阴霁虹双挂,淋漓酒一天:天色阴沉时,彩虹出现;酒淋淋漓的,像雨一样洒落。 风流馀此地:这里的风景很美,令人留连忘返。 莫认永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