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台环旧刹,踏翠上逶迤。
烟草六朝意,春风三月时。
城规开甸服,江线划天维。
极目烟尘起,临高漫赋诗。
【解析】
本诗是作者在登雨花台时,偶闻警钟声而作。“香台环旧刹,踏翠上逶迤”二句写诗人登上雨花台,看到香台四周环绕着古老的寺庙,沿着山间小道蜿蜒曲折地向上走去。“烟草六朝意,春风三月时”二句写雨花台上的花草树木充满了往日的风韵,春风吹来,正是江南好风光的季节。“城规开甸服,江线划天维”二句写南京城的城墙规划得井然有序,长江两岸堤坝坚固,像大地的经脉一样纵横交错,勾勒出大江的雄伟气势。“极目烟尘起,临高漫赋诗”二句说放眼远眺,只见烟尘滚滚,战火连天,诗人不禁感到十分悲愤,于是便在高处挥笔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全诗通过描写雨花台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悲壮的情怀。
【答案】
示例一:译文:雨花台周围是古寺,沿着山间小路往上走,满眼都是茂盛的草色烟光。南京城规整有序,长江两岸堤坝坚固,像大地的经脉一样纵横交错,勾勒出大江的雄伟气势。放眼眺望,只见烟尘滚滚,战火连天,诗人不禁感到十分悲愤。赏析:此诗是登雨花台下的感怀之作。首联点明登雨花台的原因:香台环旧刹,踏翠上逶迤。第二联承上写景抒慨:烟草六朝意,春风三月时。第三四联写南京城的规整有序、长江的雄壮气势。最后两句写登台所见:极目烟尘起,临高漫赋诗。全诗通过对雨花台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之情。
示例二:译文:香台环绕着旧日的寺院,踏过青翠的台阶,逶迤前行。烟草弥漫着六朝的遗风,春风吹拂着三月的景象。南京城的城墙规整有序,长江两岸堤坝坚固如铁,勾勒出大江南北的雄伟气势。极目远望,烟尘四起,战火纷飞,诗人不禁感到十分悲痛。赏析:此诗是登雨花台下的感怀之作。首联点明登雨花台的原因:香台环旧刹,踏翠上逶迤。第二联承上写景抒慨:烟草六朝意,春风三月时。第三联写南京城的规整有序、长江的雄壮气势。最后两句写登台所见:极目烟尘起,临高漫赋诗。全诗通过对雨花台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之情。
【参考译文】
雨花台环绕着旧日的寺院,沿着青翠的台阶逶迤前行。
香烟弥漫着六朝的遗风,春风吹拂着三月的景象。
南京城的城墙规整有序,长江两岸堤坝坚固如铁,勾画出大江南北的雄伟气势。
烟尘四起,战火纷飞,诗人不禁感到十分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