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识匡山面,逢师似已经。
云峦光在眼,笔墨性能灵。
言下三乘法,图中五岳形。
倦游何处去,风雨路冥冥。

送雪藏上将还匡庐

未识匡山面,逢师似已经。

云峦光在眼,笔墨性能灵。

言下三乘法,图中五岳形。

倦游何处去,风雨路冥冥。

注释:

  • 匡山:指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三乘法:佛教中指菩萨修行的三种基本方法:声闻乘、独觉乘和佛乘。
  • 图中五岳形:用图象描绘五座山的形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雪藏上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未识匡山面,逢师似已经”表达了虽然未能亲自见识到庐山的美景,但与雪藏上人的相遇已如同相见已久。次句“云峦光在眼,笔墨性能灵”则形象地描绘了庐山云雾缭绕、山峰峻峭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精湛的技艺。第三句“言下三乘法,图中五岳形”进一步赞美了雪藏上人的博学多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最后一句“倦游何处去,风雨路冥冥”表达了自己的迷茫和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又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