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炳
渝州重逢芮文彬赋诗道别君家濑水湾,我住钱溪侧。 两家南北对洮湖,朝夕往来不相识。 今年四月朔,我正在荆州。 融窗忽听故乡语,招手同上江陵楼。 江陵成边酒如乳,笑脱青衫典春酤。 为君一饮尽百觞,挂帆西去适渺茫。 此去亦何期,风波梦里思。 恨我何早发,思君行太迟。 昨到渝州屡回首,一见行人君在口。 闻君尚住巴江东,不意君来我翻后。 相逢一笑酒重倾,樽前且听风雨声。 何时归去复携手,明日拂衣还独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读到昌谷集时的心境和感受。首先,“帝阙飘飖邈何许”,表达了对京城的思念之情。接着,“庞眉书客天人语”,描绘了诗人与天人对话的情景。然后,“兴来倒吸海底干,八荒并入秋毫端”,表达了诗人的豪迈之情。最后,“瑶姬仙史不能读,留向人间问空谷”,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豪放之气,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
维扬送汪东之汉上 海门回首白云封,飘瞥烟峦几万重。山到小孤都划断,江当大别更相逢。 珠宫北上倾三岛,铜鼓南来震九峰。却笑乘槎推博望,祇携身毒一枝筇。 注释: 维扬(今江苏扬州):扬州古名,在今扬州市。汪东:即汪遵,字东之,唐代文学家、诗人。汉上:指长江上游一带。维扬:今江苏扬州市。海门:今江苏省泰兴市境内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云封:云雾缭绕。飘瞥:形容山势高峻,烟雾迷蒙。烟峦:云雾笼罩的山峦
《望庐山》 望庐山,诗人站在九江江口远眺。首句“庐山出青天”,形容庐山的峰峦高耸入云,如同从青翠的天穹中突兀挺拔而出;次句“众山揖平地”则描绘出庐山四周众多群山环立,仿佛在对庐山表示敬意和欢迎。第三句“风吹香炉烟,散作九江翠”通过风将庐山的香气吹散,使整片山林变得如同绿色的翡翠一般美丽动人。这三句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天生桥 两崖临绝涧,微径垂一缕。 中间横巨石,足可容百堵。 凿空非人力,枝撑自太古。 奔泉喷雪下,轰若雷霆怒。 长天惨白日,六月失炎暑。 平生轻波涛,三峡未足数。 中流挥羽扇,啸咏狎飞橹。 迨兹翻凛然,顿觉毛发竖。 勇怯亦何常,择地自可贾。 因思昆阳捷,千载称光武。 却笑李将军,徒夸射猛虎。 注释: 1. 两崖临绝涧,微径垂一缕:形容天生桥的两边是陡峭的山崖,只有一条细小的通道连接着两侧。 2
巴河登览 绿云去已缅,憩石复孤往。 忽逢坡路转,始见墟烟上。 一犬吠花阴,数翁灌蔬壤。 问途俱未答,松下自偃仰。 落日起离思,飞泉送秋响。 踟蹰西涧断,隔水听归桨。 注释: 1. 绿云去已缅:指云雾缭绕的山峰已经远去,令人感到遥远。 2. 憩石复孤往:在石头上休息时,又独自离去。憩,停息;孤往,独自离去。 3. 忽逢坡路转:突然遇到了山坡上的小路。 4. 墟烟上:村落里的炊烟升腾。 5.
君家濑水湾,我住钱溪侧。 两家南北对洮湖,朝夕往来不相识。 今年四月朔,我正在荆州。 融窗忽听故乡语,招手同上江陵楼。 江陵成边酒如乳,笑脱青衫典春酤。 为君一饮尽百觞,挂帆西去适渺茫。 此去亦何期,风波梦里思。 恨我何早发,思君行太迟。 昨到渝州屡回首,一见行人君在口。 闻君尚住巴江东,不意君来我翻后。 相逢一笑酒重倾,樽前且听风雨声。 何时归去复携手,明日拂衣还独行
帝阙飘飖邈何许,庞眉书客天人语。 兴来倒吸海底干,八荒并入秋毫端。 瑶姬仙史不能读,留向人间问空谷。 风吟雨怨几多年,南山石烂真可怜
绿云去已缅,憩石复孤往。 忽逢坡路转,始见墟烟上。 一犬吠花阴,数翁灌蔬壤。 问途俱未答,松下自偃仰。 落日起离思,飞泉送秋响。 踟蹰西涧断,隔水听归桨
海门回首白云封,飘瞥烟峦几万重。 山到小孤都划断,江当大别更相逢。 珠宫北上倾三岛,铜鼓南来震九峰。 却笑乘槎推博望,祇携身毒一枝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