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出青天,众山揖平地。风吹香炉烟,散作九江翠。
我行到江口,遥指山外湖。江水忽如线,青天半日无。
飞帆掣流流不极,千里犹将见山色。此中宜有谪仙人,欲往从之不可得。
《望庐山》
望庐山,诗人站在九江江口远眺。首句“庐山出青天”,形容庐山的峰峦高耸入云,如同从青翠的天穹中突兀挺拔而出;次句“众山揖平地”则描绘出庐山四周众多群山环立,仿佛在对庐山表示敬意和欢迎。第三句“风吹香炉烟,散作九江翠”通过风将庐山的香气吹散,使整片山林变得如同绿色的翡翠一般美丽动人。这三句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我行到江口,遥指山外湖。第四句“我行到江口”表明了诗人已经走到了九江江口,可以远观庐山之外的景色。而“遥指山外湖”则是说诗人目光所及之处是远方的湖泊,这一景象与庐山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宏伟的山水画卷。
江水忽如线,青天半日无。第五句“江水忽如线”形象地描述了长江水流之细长,宛如一条细细的线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而“青天半日无”则意味着在这宽阔的天空之下,只有这短短的半天时间,没有云彩遮挡阳光,给人一种开阔、明亮的感觉。
飞帆掣流流不极,千里犹将见山色。第六句“飞帆掣流流不极”展现了江面上船只穿梭不息的情景,以及那不断前行的江水似乎永无止境。而“千里犹将见山色”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美景的向往和期待。
此中宜有谪仙人,欲往从之不可得。最后一句“此中宜有谪仙人”是对整个山水画面的赞美,认为这里应该有一位才华横溢的仙人存在。然而,诗人感叹道:“欲往从之不可得。”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中的完美境界的渴望,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壮丽的山水画卷之中。诗人通过对庐山、长江等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美和生机勃勃。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诗句的巧妙安排和节奏感的追求,使得整首诗歌既有气势磅礴之感,又不失灵动婉转之美。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意象,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富有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