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露
注释: 池阳六门三土严,逐妓余出祖之。 碧云空溅泪,可以赠生离。 自古以来,不是今天,朱颜不遇时。 秦淮限桃叶,汉月拥文姬。 一领阳关奏,殊惭轻薄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朋友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池阳六门三土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这里的池阳,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也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或友人所在的城市。六门
诗句释义 1 大儿才八岁 - 描述家中长子的年龄,大约八岁。 2. 见鲤学缄词 - 比喻长子模仿父亲的言行或学习父亲处理事情的方法。 3. 讵识冥鸿性 - “讵”意为“岂”,“冥鸿”指的是高飞的天鹅或鸿雁,用来形容儿子尚不能理解其高远的志向和性格。 4. 弥深舐犊悲 - “舐犊”是形容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和关心,此处强调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 5. 但能长傍母 - “但”表示只是、仅仅
【解析】 本首诗为乐府旧题,属于《杂曲歌辞》。全篇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借离别之际对侍儿的嘱咐,表达了自己对侍儿深深的思念之情。 “侍儿娇的的”,即侍儿娇好的容颜。“玉箸蕴兰衿”,意思是说侍儿的手指纤细如玉,手帕里藏着的是兰花般的香气。这里的“蕴”和“兰”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用,形容侍儿的美貌和气质。 “去日恋携手”,意为分别之时依依不舍,恋恋难舍。“自言能鼓琴”,意在表达与侍儿告别之时的心情
注释: 伫立:长久地站立。 皓齿复明眉,妆成为阿谁:洁白的牙齿和明亮的眉毛,化妆打扮成了阿谁? 所思不可见,伫立已多时:心中所思念的人看不到,我站在这里已经很长时间了。 蝶粉涂芗砌,虫罗罥柳丝:蝴蝶的花粉洒落在芳香的台阶上,虫子在柳树上拉起了网。 提筐向南陌,灵雨怅佳期:提着篮子向南郊的小路上走,一场好雨让美好的约会变得遗憾。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女子独自站在南郊小路上,等待与心爱之人的约会
注释 - 蒋陵送孙枝游华岳时余将南还: 蒋陵是地名,这里用来代指诗人。孙枝是诗人的朋友。华岳即华山。诗人在华山之巅送别了友人孙枝,此时诗人准备返回南方。 - 相逢彭蠡月,相失蒋陵钟: 彭蠡是地名,这里用来代指诗人的故乡或旧居,可能是一个美丽的水乡。相遇是在月光之下,分别是因为钟声而失去联系。 - 自别东林社,君言西蹑廱: 东林社是一个地方名,可能是一个聚会的地方。诗人和友人分开了
注释: 露水斜洒在山间,峭壁陡峭;钟声断了流水还在悠悠地流淌。 草绿时鸟儿的鸣叫声显得更加凄婉,花儿飘落时红粉般的花瓣也充满了愁绪。 如何云梦江头月色皎洁,却不再与汉江一起流淌。 又送走王孙离去,淮南的桂树已是秋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别离之情的诗篇。首句写景,次句抒情,第三四句进一步抒写别情,最后两句以“又送”作结,将离别之情推向高潮,全诗意境凄美。诗中“露”、“断”、“草”
【注释】 赠:赠送。佳人:美好的女子。美且仁:既美好又仁慈。独立若为邻:独自站在那里好像邻居一样亲切。水净见斜领:清澈的水里能看见她斜披的衣领。恼公:惹得公卿们烦恼。从小惯:从小就被宠爱惯了。西子:即西施,春秋战国时越国著名的美女。自来颦:总是带着忧愁的表情(指皱眉)。卢家女:古时称富贵人家的女子为“卢家女”。新妆:新做的妆容。阅世人:见识世情。 【赏析】
诗句原文: 人归洞庭水,心远百蛮天。 虹饮吴山雨,蝉嘶楚岫烟。 译文: 人们回到了洞庭湖的水域,心中远离了许多蛮荒之地。彩虹般地饮用了吴山的雨水,蝉声在楚岳的山间回荡。 注释: 1. 人归洞庭水:指诗人回到他曾经离开的洞庭湖边,心境已变得遥远,不再局限于狭隘的地域。 2. 心远百蛮天:形容诗人的心境高远,超越了世俗的界限,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超然。 3. 虹饮吴山雨
震泽送剑客入广阳 湖草绿阴阴,桃花水更深。 高楼怆然叹,浊酒一何任。 念此青春别,其如白日沉。 背人赠匕首,珍重结交心。 译文: 在震泽送走剑客进入广阳。 湖边的草丛郁郁葱葱,桃花盛开的水更显得深不见底。 站在高楼上感慨万分的叹息,这清澈的美酒又有什么用呢? 想到就要和这位青年分别,就像太阳一样消失在天边。 他背着我赠送了一把匕首,我珍视这份友谊。 赏析:
【注】白门:即京城,指南京。桃李:比喻美女。月、竹、天:都代指顾眉生。 绿绮:名琴。秋:喻时光易逝。 持:把。同云:比作云彩。莫:通“暮”。 雒川:洛水,古人以为黄河流经洛城,故洛水也称河洛。妍:美好。 移情:转移感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写了美丽的夜景和动人的乐曲。诗中的主人公是诗人自己,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对周围的景物和人物进行了描绘。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