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才八岁,见鲤学缄词。
讵识冥鸿性,弥深舐犊悲。
但能长傍母,不必更寻师。
莫似而翁傲,飘飘云水期。
诗句释义
1 大儿才八岁 - 描述家中长子的年龄,大约八岁。
- 见鲤学缄词 - 比喻长子模仿父亲的言行或学习父亲处理事情的方法。
- 讵识冥鸿性 - “讵”意为“岂”,“冥鸿”指的是高飞的天鹅或鸿雁,用来形容儿子尚不能理解其高远的志向和性格。
- 弥深舐犊悲 - “舐犊”是形容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和关心,此处强调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
- 但能长傍母 - “但”表示只是、仅仅,“傍母”意味着长时间地陪伴在母亲身边。
- 不必更寻师 - “不必”表示不需要,“寻师”是指寻求老师的教导。
- 莫似而翁傲 - “而翁”指的是自己,“傲”意味着骄傲。
- 飘飘云水期 - “飘飘”形容轻快、自由的样子,“云水”通常指代自然景象,这里可能寓意追求自由和不受拘束的生活。
译文
家中长子已经八岁了,他模仿父亲写信的样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他怎么能了解那些像天鹅一样高飞的人呢?
他只是深深地感到父亲对他的爱,这让他非常悲伤。
但他只需要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就行了,并不需要去寻求老师的教导。
不要像我这样骄傲自大,追求自由自在如云游四海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长子行为的描写,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及期望。诗中通过“见鲤学缄词”比喻了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而“讵识冥鸿性”则表达了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高度期待和担忧。整体上,诗传达了一种对家庭和谐、教育方式以及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