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望
【译文】 五郡之间奔波忙碌了两个月,春日里少城的事情已经遗忘。 黄鹂啼叫的地方韶光老去,杜鹃鸣叫的时候旅思长。 曾经为青山迂客路绕弯,不要和红旌旗一起探访仙人的居处。 浣花时节归期已近,还赶得及在遨头共饮一杯酒。 【注释】 五:指四川的五个州。制:节度使的省称。帅:刺史的省称。 驰驱两月忙:奔走忙碌了两个月。 杳:同“杳”,远而不见。 鷅鹠(xiāo qiē):鸟名。即黄莺。 韶光:美好的时光
【注释】 兀:独立,特立。 青山:指远处的山。 掉鞅:古代官帽下垂,用带子系在颈上,行走时带子飘动,因称“掉鞅”,这里指官场得意。拜命还:指接受朝廷的命令。 半世:半辈子。 他时:以后。 丐:请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王圜中归朝的祝贺之作。全诗分上下两阕,前四句描写了友人归来的情景;后四句是诗人的赠别之词。 首二句写舟行途中的景色。“舟兀东风怯晓寒”,写的是作者在船上独自面对东风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下面是逐句释义: 缺题 - 解释:题目被遗漏或忘记。 - 注释:这是一首诗,但题目被遗忘或省略了。 天梯云栈转龙旗,细雨凄风暗路岐。 - 解释:天空中云层叠起,仿佛梯子一般;细雨飘洒,寒风呼啸,道路显得模糊不清。 - 注释:这里的“天梯云栈”可能象征着某种高远而难以触及的境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手法技巧等进行分析。 “十年踪迹困邅如”,十年来辗转流落,如同困顿徘徊。困顿徘徊:形容生活艰难,到处漂泊。十年:十年的时间。踪迹:指所经历的事情或行踪。 “多谢韦郎肯寄书”,非常感谢韦郎(韦应物)愿意给我写信。韦郎:指韦应物的表字,即韦皋。韦皋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与刘禹锡有交往
网得金鳞不忍烹 春意盎然一瓯春菜眼偏明 逢君强赋湖阴曲 顾我方趋日照城 散坐酴醾留客醉 过庭鹎鵊为谁鸣 还朝密迩非轻别 知有蒲轮访姓名。 注释: - 《次韵王圜中二首》是宋代诗人 王之望的作品之一。 - 诗中“网得金鳞不忍烹”描绘了不忍心将捕获的鱼烹饪,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珍视。 - “一瓯春菜眼偏明”则形容春天的菜肴色彩诱人,令人眼前一亮。 -
次韵制帅和王宪二首 淮水绵绵流不息,渡江龙化再东游。 宗盟昔日显荣盛,今朝交分乐悠悠。 名并邛郲继公等,政称京兆我难酬。 得时俱为公家计,三窟宁当各一方。 注释: - 淮水: 中国长江流域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系,蜿蜒流淌。 - 渡江龙化: 比喻人才或物力得以顺利通过江河,达到彼岸。 - 宗盟: 家族或团体之间的联盟。 - 邛郲: 地名,位于今四川省。 - 政称京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形象、表达方式等特点,答题时注意首先读懂诗,然后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最后综合得出答案。此题要求学生赏析诗歌的意境,并体会其中的情感,这是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的题目
新诗俊逸走风雷,愧我驰驱欲强陪。 花外疏篁青掩映,门前流水绿萦回。 高情好客长留客,胜赏传杯莫放杯。 老懒畏寒朝睡美,报章淹缓莫相催。 注释:新诗的文采俊逸如同惊天动地的雷声一般,我却因为要强行陪伴而感到抱歉。 花丛之外,稀疏的竹子在青翠的掩映下显得更加清新雅致,门前清澈的溪流在绿色的环境中蜿蜒流淌。 性情高洁的人喜欢款待客人,常常挽留客人留下。欣赏美景时,不要只顾着饮酒畅饮,要适时放下酒杯
次韵制帅和王宪二首 二麦初收堰水流,西园飞盖使君游。 羽旄每出邦人喜,壶矢闲同坐客投。 注释:二麦已经收获,堰上的水流潺潺;西园的亭子里,飞盖的车马穿梭往来,这是王宪的游乐之处。每当王宪外出时,百姓们都感到欢喜;壶中的箭矢随意投向座上的人,大家都在轻松地聊天。 膏雨应时和气洽,丰年有兆颂声酬。 注释:及时的春雨滋润大地,带来了和谐的气息;丰收的年份预示着吉祥,人们唱着颂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注释】 吕叔恭:唐代诗人。 和题皇华馆诗:即《和皇华馆题柳》,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律诗。皇华馆:唐时设置于安南国(越南)的接待使节、贡使、商贾等的外交机构,故址在今越南东京附近。 转潺湲:水声潺潺,回旋流动。 百亩丛篁:形容竹林茂密。 泯灭:磨灭,消失。 景物自幽闲:自然景色幽静悠闲,没有尘嚣。 登览:登高远望,浏览观光。 妙颜:美妙的容颜,指美好的景色使人感到高兴,也指美丽的诗句。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