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
【赏析】 《折桂令·过多景楼滔》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离别后的孤独与哀愁。全词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幽远含蓄,情感深沉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注释】 1. 过:经过。景:风景。 2. 滔:大江。 3. 横眉:形容山势高耸。 4. 消雪:水面平如镜。 5. 沉钩:月亮缺了一角。 6. 渡口:水边。 7. 白点:形容花朵。 8. 何处:哪里。 9. 离愁
折桂令·客窗清明 注释:- 折桂令:词牌名。 -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四月初五前后。 - 风风雨雨梨花:形容窗外的景色如同风雨中的梨花,朦胧而美丽。 - 窄索帘栊(lóng):形容窗户上的帘子很窄,像丝线一样细。 - 巧小窗纱:形容窗户上的纱很巧妙,像艺术品一样精致。 - 甚情绪灯前:形容在灯光下的心情很微妙。 - 客怀枕畔:形容在夜晚思念家乡的心情。 - 心事天涯:形容心事远在天涯
《折桂令·中秋》是一首元代散曲,由张养浩创作,此曲以中秋明月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轮明亮的月亮和其映照下的山河景色,以及秋夜中清新宁静的氛围。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赏析: - 诗意解析:首句“一轮飞镜谁磨?”通过比喻,将月亮比作天上的飞镜,询问谁在打磨它,表达了对月亮的好奇与赞美。接下来的诗句“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形象地描述了月光的明亮和覆盖范围之广,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
《折桂令·微雪》是元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朔风寒吹下银沙:描述北风的寒冷,以及它如何吹落像银粉一样的雪花。 - 蠹砌穿帘:利用“蠹”字来形容细雪如何穿透破旧的屋檐,形成一道道细小的裂缝。 - 拂柳惊鸦:通过“拂”字表达雪花轻柔地落在树上,惊动了栖息在枝头的乌鸦。 - 轻若鹅毛娇如柳絮瘦似梨花:用比喻描绘雪花的轻盈、柔媚,与柳絮
诗句释义: 1. “叹世间多少痴人,多是忙人,少是闲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人的感慨。他认为世界上的许多人都是痴迷于名利的人(痴人),而真正懂得享受生活、不急于追求名利的人却很少(少是闲人)。 2. “酒色迷人,财气昏人,缠定活人。”——这句话描述了人们沉迷于酒色和财富,从而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被这些物质所束缚,无法自由地生活。 3. “钹儿鼓儿终日送人,车儿马儿常时迎人
【诗词】 折桂令·长沙怀古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注释】 ①折桂令:词牌名,又名“小梅花”、“桂花好”等。 ②瀛洲:神话中的仙山名。 ③衡麓:山名。在湖南衡阳。 ④湘水:流经湖南的一条河流。 ⑤泽国:指湖南。 ⑥纫兰:采摘兰花,比喻清高纯洁。 ⑦搴(qiān):采摘花果。 ⑧苍梧暮云
折桂令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辉,楼台相映,天地安排。 诗句就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烟遮,一半云埋。 译文: 长江浩浩荡荡地向西流淌,水面上云雾缭绕的山峰,山上楼阁相互辉映。山水交相辉映,楼与山相互照应,这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 诗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酒杯将天地间的美景尽收眼底,忘却了世间的烦恼和忧愁。醉眼朦胧中,诗人遥望远方的蓬莱
折桂令 · 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桂体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注释: - 鸾舆(luán yú):古代帝王所乘坐的车。这里指刘备,因为刘备是蜀汉的建立者。 - 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三次拜访隐居于隆中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 - 汉祚(zuò):汉朝的国运或王朝的寿命。 - 难扶:难以维持或延续。 - 日暮桑榆(shān yú):傍晚时分
折桂令·双绾螺鬟 罗浮梦里真仙,双锁螺鬟,九晕珠钿。 晴柳纤柔,春葱细腻,秋藕匀圆。 酒盏儿里央及出些腼腆,画帧儿上唤下来的婵娟。 试问尊前,月落参横,今夕何年? 注释: 1. 折桂令:原为曲牌名,后引申为词调。 2. 罗浮梦:指梦中的仙境,也指现实中的罗浮山。 3. 真仙:真正的仙人。 4. 双绾螺鬟:指女子的发髻像两股螺旋状的发辫一样绾起。 5. 九晕珠钿(diàn)
折桂令是元曲中的一种格式,通常由七言四句组成。每两句为一对,共八对。每首折子一般都有题目,内容与题目相呼应。此曲题作“水云乡”,即写一个女子在水云乡中的幽居生活。崔徽休是唐玄宗时宰相崔涤之女,善歌舞,后被赐给杨贵妃。 诗句: 1. 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个女子正在画画,她的画作中有雨水轻柔的云朵和娇美的花朵,还有秀丽的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