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折桂令 · 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桂体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注释:

  • 鸾舆(luán yú):古代帝王所乘坐的车。这里指刘备,因为刘备是蜀汉的建立者。
  • 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三次拜访隐居于隆中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
  • 汉祚(zuò):汉朝的国运或王朝的寿命。
  • 难扶:难以维持或延续。
  • 日暮桑榆(shān yú):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了。桑榆,指太阳落山的地方,也比喻晚年或事物接近尾声。
  • 深渡南泸:深入南方的泸水地区。
  • 长驱西蜀:迅速挺进西方的蜀地。
  • 力拒东吴:奋力抵抗东部的孙权政权。

译文:
刘备亲自前往隆中,三次拜见诸葛亮,希望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以恢复汉室。然而,诸葛亮却拒绝出山,表示自己只想隐居在山林之中,不愿参与政治。刘备对此深感无奈和遗憾,感叹自己的事业难以长久,如同夕阳西下,即将结束一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刘备对诸葛亮的拜访,以及诸葛亮对出仕的拒绝,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和个人抉择之间的矛盾。诗中的“三顾茅庐”表达了刘备的诚意和坚持,而“日暮桑榆”则暗示了时不我待、岁月不饶人的紧迫感。最后,“早赋归欤”则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