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寒吹下银沙,蠹砌穿帘,拂柳惊鸦,轻若鹅毛,娇如柳絮,瘦似梨花。多应是怜贫困天教少洒,止不过庆丰年众与农家。
数片琼葩,点缀槎丫。孟浩然容易寻梅,陶学士不彀烹茶。
《折桂令·微雪》是元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解读:
- 朔风寒吹下银沙:描述北风的寒冷,以及它如何吹落像银粉一样的雪花。
- 蠹砌穿帘:利用“蠹”字来形容细雪如何穿透破旧的屋檐,形成一道道细小的裂缝。
- 拂柳惊鸦:通过“拂”字表达雪花轻柔地落在树上,惊动了栖息在枝头的乌鸦。
- 轻若鹅毛娇如柳絮瘦似梨花:用比喻描绘雪花的轻盈、柔媚,与柳絮、梨花相比,突出其美丽。
- 多应是怜贫困天教少洒:暗示雪花的稀少是为了怜悯那些贫穷的人,上天故意让雪花少一些以庆祝丰收。
- 止不过庆丰年众与农家:强调雪虽小但足以为农民带来喜悦,庆祝丰收的季节。
- 译文:
- 朔风吹落银色的雪:北方的寒风猛烈地吹落了银色的雪花。
- 屋檐上的雪穿过门帘:细小的雪粒穿过了破旧的门帘。
- 柳树枝条被雪惊吓而抖动:雪花飘落到树枝上,惊动了树上的乌鸦。
- 雪花轻盈如鹅毛,柔弱如柳絮,纤细如梨花:这些美丽的比喻描绘了雪花的形态和质感。
- 可能是上天怜悯穷人,所以雪花很少:这里的“怜”可能指怜悯或同情之意,意味着上天对贫穷者的关怀。
- 实际上只是为了庆祝丰收的农忙季节到来:尽管雪花不多,但它仍然能为农民带来节日的快乐和丰收的希望。
- 赏析:
- 这首词通过描绘雪花的美丽和轻盈,表达了对农民丰收的喜悦和对生活美好的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怜悯。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蠹砌穿帘”、“拂柳惊鸦”,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 通过对雪花的细致描写,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折桂令·微雪》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雪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贫苦人民的同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