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秀江亭上驻吟怀,苔藓轩窗四面开。 潮怒挟风吹海立,橹声摇月下天来。 浮沤世事等出没,泛梗羁人几去回。 待写篇诗纪游迹,路迢不奈马频催。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第一句:“秀江亭上驻吟怀” - 描绘了诗人在秀江亭上停留下来,沉浸在他的思绪中。 - 第二句:“苔藓轩窗四面开” - 描述了亭子四周的窗户被苔藓覆盖,显得古老而宁静。 - 第三句:“潮怒挟风吹海立” -
题可山梅花岩 高人深欲买山居,常办栽梅养鹤图。 喜有名园邻水月,不妨清梦忆江湖。 羲之坦腹应相爱,和靖掀髯足自娱。 旦夕杖藜须践约,锦囊先束付奚奴。 注释: 1. 高人:指的是志向远大、品德高尚的人。 2. 买山居:在可山上购买一处住所。 3. 常办:经常做。栽梅:种植梅花。养鹤:饲养鹤。图:图画、画卷。 4. 名园:有名的园林。水月:指水中的月亮。 5. 清梦:清澈如水的梦。江湖
【注释】 ①眷:依恋;客:指作者的亲友。②分携:分离,离别。③橹(lǔ):船桨。④江水碧:水波碧绿。⑤城凸晓烟明:城墙突出,在晨曦中显得特别明亮。⑥衣薄寒先觉:衣服单薄,寒气早到。⑦心平浪不惊:心境平静,即使遇到大风大浪也不动心。⑧钟山青在睫,归兴逐云生:眼睛看到的钟山,就像青色的云彩飘来。归意已随云彩升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与友人别后所作。前二句写送别之情,依依不舍
【译文】 我向来喜欢华居逼近皇宫,如今为何北山又迁移新居。 我来依傍岳麓千章翠色,闲却南屏一片云。 招月咏梅君自乐,煮泉瀹茗客同分。 未随燕雀伸忱贺,先剪溪藤述寸芹。 【注释】 1.素喜:一向喜爱。 2.华居:华丽的住宅。 3.逼禁闉:靠近皇城(指禁城)。 4.何事:为什么。 5.来依:来到。 6.岳麓:山名,在今湖南长沙市西。 7.南屏:山名,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南。 8.招月咏梅:招引月光
这首诗是诗人在谦斋席间,受到苔矶的赠诗后所作的答谢之作。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谦斋席间赠苔矶 - 谦斋: 可能是谦斋主人所设的宴席之地。 - 苔矶: 指苔矶先生,一个可能的赠诗对象。 - 因合谦斋饮,新编得细哦: 因为要与谦斋主人共同饮酒作乐,所以新编一首小诗以表达感谢之情。 译文: 我在谦斋主人的宴席上收到了苔矶先生的一首赠诗。 2. 髯掀天地阔,足历水云多 - 髯掀: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能力。这是高考常考的题目之一,要求学生既要了解诗的大意,又要注意诗句中重要字词的含义。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结构三方面的赏析。 “行春车马渐无多”,写春天郊游的车辆渐渐少了。“闲步郊原玩物华”,“闲步郊原”是说作者不急不躁,悠闲从容地在郊野漫步游玩。“物华”指春天万物生长的景象。 “已角未腴阴径笋,似香非韵别篱花”,写春天郊外的景物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约”“渠”“萧萧”“喔喔”等字的写法。 【答案】 ①竹风荷气约朱明(朱:红色)。②路入渠阳暑尚清(渠:通“趣”。)③马耳萧萧悬堕月(萧萧:形容马行走的声音。) ④鸡声喔喔勉修程(喔喔
【注释】 过西兴渡:从浙江钱塘江的西兴渡口经过。西陵:即今浙江省杭州西湖之西,为古称,因地近西子山而得名。久不到西陵:久未回杭州,故作此诗以记情。重来扣便𦫃(kǎn):重到杭州时,船一靠岸,就叩船舷,表示要上岸了。𦫃(kǎn):船舷的横木。眼吞沧海碧:眼中映入的是茫茫的大海,海水呈现出青碧色。帆卷越山青:帆篷卷起,远远望去,越中群山苍翠欲滴。越山:指浙江绍兴一带的山脉。路远人烟盛:虽然离家乡很远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可以推断是南宋诗人。诗名取自冬至这一节气,这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也是阳气开始上升、阴气开始下降的转折点。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冷笑书云上鲁台,乖祥俱向眼中猜。 注释:嘲笑着书写的诗句,像是在云端的鲁台上。阴阳变化,吉祥与不祥都在人们的眼神里猜测。 2. 阴逢剥处自阳复,否到极时须泰来。 注释:当阴气遇到剥落之处就会恢复其阳刚之气
【注释】 谒和靖祠:谒,拜访;和靖,即陆游父亲陆宰,曾任和州通判。陆游幼时随父到过和州,后来在诗中多次写到过和州,因此称陆宰为“和靖先生”。遗隐迹:遗,留;隐迹,隐居的踪迹。年古路荒凉:年,岁月;古,陈旧;路,指陆游的家世;荒凉,衰败。鹤唤诗魂去:鹤,鹤鸣声;魂,诗人的灵魂;去,离去。梅留姓字香:姓字,指陆游的名和字;香,香气,比喻声誉、名声。孤山应似旧:孤山,指西湖中的小山——孤山。应似,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