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澎
【注】白门:今南京。漫兴:随意写来的作品。艳阳:阳光明媚的日子。乌巷诸郎:乌巷的少年们。兰桨:兰木制的船桨。竹灯:竹制的灯笼。疑:使人感到惊异。 【赏析】 这首《望江南》词写的是江南一带的景色,但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游春盛况,而是以“艳阳时”为背景的青年男女的欢乐场面。首句写游冶最在艳阳天,点出季节和时间。次句描写游人众多,热闹非凡。第三句写游人的衣着打扮。最后一句写游人的欢愉情态,使人感到惊异
酬吴司成梅村 《风》《雅》久淹没,延陵抱幽愫。博涉慕马卿,遐览追谢傅。 羲轮跃咸池,群星灿奔赴。琨瑶厉秋霜,淋响谐宝璐。 青云旷千载,鸾凤相追步。惊飙动紫闼,摇落《思玄赋》。 玉池明光草,金茎茂陵树。宫商纷迭陈,斯音独《韶頀》。 注释: 1. 《风》《雅》久淹没:指的是古代的诗歌、音乐和舞蹈等文艺作品被长时间遗忘,不再被人所知。 2. 延陵抱幽愫
《登岱》是一首创作于清代的诗作,由陆次云所作。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读: 1. 飘渺神宫霄汉间:首句“飘渺神宫霄汉间”描绘了泰山在天空中若隐若现、高远神秘的景象。这里的“神宫”和“霄汉”都是对泰山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泰山在天地间的崇高地位。 2. 丹梯突兀迥难攀:接着,诗人用“丹梯”来形容登山之路的艰险,而“突兀迥难攀”则进一步突出了山路的陡峭和难以攀登的困难。这不仅反映了登山的难度
【注释】 (1)杏花:春日盛开的花朵。 (2)妆镜慵开:懒于梳妆照镜,形容懒得打扮。 (3)半亸鬟:指头髻未整。鬟,古代女子盘在头上的头发。 (4)骨玉栏:用来形容栏杆雕刻得精致如玉。 (5)被儿单:被子单薄。 (6)东风:春风。 【赏析】 《忆王孙·送春》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主李弘基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绘暮春时节,作者送别友人的场景;下片写惜春之情。全词通过暮春之景和离筵送别的场面
【注释】 情脉脉,指思念之情深深。泪汘汘,指泪水涟涟。半臂,指穿着的半袖衣服。春寒,春天寒冷。晚,傍晚。更添,更加。燕子,即“莺”,这里泛指春天的使者。开帘,打开窗子。 【赏析】 唐教坊曲名。词有《杨柳枝》《浪淘沙》《浣溪沙》等调。《捣练子·春情》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春日怀思的词作。这首词通过写女子对春天景色的感怀,表达了她对远出在外的爱人的深切思念。全篇采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隽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登岱》诗。全诗如下: > 千丈悬崖撼石闾,扪萝叠磴倒衣裾。 > 孤峰半落天疑尽,绝顶平临日乍舒。 > 帝女珠宫喧象佩,仙官绛节驻銮车。 > 白云尚见封中起,笙鹤如闻度碧虚。 诗句释义: 1. 千丈悬崖撼石闾: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万丈之崖,让人感到震撼。这里的“闾”是古代的一种建筑构造,用来形容山势险峻。 2. 扪萝叠磴倒衣裾:描述了攀登过程中的情景
以下是对《十六字令闺夜》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秋月悄,玉筝和泪弹:秋天的月光悄然无声,她拿起玉筝,用泪水来弹奏。这里“秋月”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而“玉筝和泪弹”则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感。 2. 梧桐夜,花影上钗寒:在梧桐树的夜晚,花的影子映在钗上,让整个人都感到寒冷。这里的“梧桐夜”和“花影上钗寒”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结合上述分析
登岱 孤悬海岳枕神洲,得供卢敖拄杖游。 天外数峰开汉畤,星边九点辨齐州。 清宵鹳抟浮云落,古洞龙吟断壑流。 人在碧城看夜色,芙蓉何处接层楼。 注释: 1. 孤悬海岳枕神洲:形容泰山高耸入云,孤立于大海与大陆之间,如同神灵的卧榻。 2. 得供卢敖拄杖游:指登上泰山,就像古代仙人卢敖一样,拄着拐杖在山上游玩。 3. 天外数峰开汉畤:天空中有几座山峰仿佛是汉代的祭祀场所,即“畤”,这里指的是泰山。
注释: 花里本意新谱自度曲——在花儿中原本没有意思,后来自己谱写了一曲。 早起。为惜嫩红花里——早晨起来,是因为担心那朵娇嫩的红花。 小蕊未曾开。怕蜂来——那小小的花蕊还没有开放,我害怕蜜蜂会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的景象:诗人早起,看到娇嫩的花朵,担心它们会遭到蜜蜂的破坏。诗中的“花里本意新谱自度曲”和“小蕊未曾开”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同时
【注释】 报宋:寄信。荔裳:指卢龙的诗人,即卢照邻。卢龙:指唐朝的卢龙节度使府所在之地。急雁行:指雁群急飞。渔阳:郡名,在今河北蓟县。髡(kūn)斜:头发秃落的样子,这里指年老的诗人。季布:汉初人,曾与刘邦为交,后来因被仇家告发而受刑。苻融:东晋时人,曾任尚书令,后为苻生所害。钩党:东汉时宦官侯览、张让等结为朋党,互相勾结,为害朝政。苻融泣路旁:据《晋书》记载,苻融曾对人说:“天下方乱,吾其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