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悬海岳枕神洲,得供卢敖拄杖游。
天外数峰开汉畤,星边九点辨齐州。
清宵鹳抟浮云落,古洞龙吟断壑流。
人在碧城看夜色,芙蓉何处接层楼。
登岱
孤悬海岳枕神洲,得供卢敖拄杖游。
天外数峰开汉畤,星边九点辨齐州。
清宵鹳抟浮云落,古洞龙吟断壑流。
人在碧城看夜色,芙蓉何处接层楼。
注释:
- 孤悬海岳枕神洲:形容泰山高耸入云,孤立于大海与大陆之间,如同神灵的卧榻。
- 得供卢敖拄杖游:指登上泰山,就像古代仙人卢敖一样,拄着拐杖在山上游玩。
- 天外数峰开汉畤:天空中有几座山峰仿佛是汉代的祭祀场所,即“畤”,这里指的是泰山。
- 星边九点辨齐州:指在北斗七星旁边的九颗星,可以辨别出齐国(齐国位于山东)。
- 清宵鹳抟浮云落:指清晨的夜晚,有鹳鸟飞翔在浮云之上,仿佛要落下一般。
- 古洞龙吟断壑流:指古老的山洞中传来龙的鸣叫声,流水从山涧中流淌而下。
- 人在碧城看夜色,芙蓉何处接层楼:指站在泰山上的碧城观看夜色,想知道哪里会有像芙蓉花一样美丽的女子居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泰山时所见的美景和感受。诗人以“孤悬”和“枕神洲”来形容泰山的高峻和神圣地位,表达了对泰山的敬畏之情。接着,他想象自己在泰山上行走,如同古代仙人卢敖那样,用“拄杖游”来表达自己的闲适和悠然。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天空中的山峰、北斗七星旁的九颗星星以及山涧中的流水,形象地展现了泰山的自然风貌。其中,“天外数峰开汉畤”、“星边九点辨齐州”等句子,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使泰山的形象更加生动和鲜明。最后一句“人在碧城看夜色,芙蓉何处接层楼”,则是诗人在欣赏泰山夜景的同时,不禁产生了对美丽女子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泰山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古人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山水之景的热爱和向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追求诗意生活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