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上御历十三载,三月旬日风昼晦。
诏问有司灾异状,法部郎臣昧死对。
臣闻汉帝除肉刑,醴泉溢出芝草生。
秦时赭衣常塞路,日蚀星移失桓度。
古来祥𤯝信有诸,刘向李寻数上书。
丞相席稿请避位,帝曰咨尔言非虚。
方今阳和布大泽,雌蜺昼见飞沙赤。
冯夷击鼓蚩尤争,太乙灵坛诅风伯。
秦川地震三辅霜,郡邑不敢追流亡。
宿舂未给县官税,更烦征调徙敦煌。
钩考参连不知数,谴责稍迟督邮怒。
司空岁满城旦书,廷尉门填桁杨路。
商王解网舜好生,圣朝尚德复缓刑。
黄麻如飞赦书下,父老涕泣祈升平。
帝省斋宫天可变,风不鸣条世清晏。
苍鹰乳虎投远裔,赤乌应集灵和殿。
臣等披沥惶恐言,陛下圣明制曰善。
这首诗的标题是《风霾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今上御历十三载,三月旬日风昼晦。(今上指皇帝,御历十三年,即皇帝已经当政十三年;三月上旬,风天昏暗,昼晦即白天也看不见太阳。)
- 诏问有司灾异状,法部郎臣昧死对。(皇上询问有关部门灾害发生的状况,法部(司法部门)的官员冒死回答。)
- 臣闻汉帝除肉刑,醴泉溢出芝草生。(臣听说,汉代的皇帝废除了残害人的酷刑,而醴泉(泉水)流出,芝草生长。)
- 秦时赭衣常塞路,日蚀星移失桓度。(秦始皇时期,囚犯们常常把道路堵塞,太阳被日蚀(天象异常),星辰移动失去正常的运行规律。)
- 古来祥𤯝信有诸,刘向李寻数上书。(古时候确实存在吉祥之事,刘向和李寻屡次上书皇帝,请求免除赋税。)
- 丞相席稿请避位,帝曰咨尔言非虚。(宰相席稿请求辞官,皇帝说你的请求不是空话。)
- 方今阳和布大泽,雌蜺昼见飞沙赤。(如今正是阳光普照大地的大好时光,彩虹出现在天空中,飞沙漫天,颜色呈赤红。)
- 冯夷击鼓蚩尤争,太乙灵坛诅风伯。(冯夷敲鼓,蚩尤争斗;太乙神灵在祭坛上诅咒风神。)
- 秦川地震三辅霜,郡邑不敢追流亡。(秦州一带发生了地震,长安以西的三个辅区出现了霜冻,各地官吏不敢追捕流民。)
- 宿舂未给县官税,更烦征调徙敦煌。(农民因连年不种庄稼而欠租税未能缴纳,朝廷又烦扰地将人们迁徙到敦煌。)
- 钩考参连不知数,谴责稍迟督邮怒。(考察各种情况难以计算,对官员的斥责稍迟了些,督邮(地方监察官)发怒。)
- 司空岁满城旦书,廷尉门填桁杨路。(司空因任期已满要服一年的城旦(苦役)刑,廷尉衙门的门庭像长廊一样高高耸立。)
- 商王解网舜好生,圣朝尚德复缓刑。(商纣王解除了刑法网罗,舜帝以仁爱著称,所以圣明的朝代崇尚恩德,刑罚有所宽缓。)
- 黄麻如飞赦书下,父老涕泣祈升平。(诏书如同黄色的麻纸飞快地传下来,老百姓哭泣着祈求天下太平。)
- 帝省斋宫天可变,风不鸣条世清晏。(皇帝退朝后在斋宫休息,可以看见天上的变化。天气晴朗,没有刮风声。)
- 苍鹰乳虎投远裔,赤乌应集灵和殿。(苍鹰、小虎都飞往远方的荒原,而赤色的龙凤应在宫殿聚集,象征国泰民安。)
- 臣等披沥惶恐言,陛下圣明制曰善。(我等冒冷汗、恐惧不安地说这些话,陛下英明决断,认为是对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灾害和历史事件,展示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状况和皇帝的统治风格。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强调了统治者应该注重德治而非苛刑。同时,诗歌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民间生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