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客殊未眠,静倚秋亭暮。
蟋蟀入床头,池照移庭树。
卷幔驻逍遥,石鼎烟初炷。
玉露剪桐花,化作空阶雨。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山客殊未眠,静倚秋亭暮。
    【注释】:山中的客人(即诗人自己)没有睡觉,静静地倚在秋天的亭子上直到傍晚。
    【译文】:山中之客彻夜未眠,静静地倚在秋日里寂静的亭子里,直到天色渐渐昏暗下来。

  2. 蟋蟀入床头,池照移庭树。
    【注释】:蟋蟀进入床头,池塘映照在庭院的树上。
    【译文】:蟋蟀鸣叫着进入了床前,池塘里的倒影也随着月光移动到了庭院的树木之间。

  3. 卷幔驻逍遥,石鼎烟初炷。
    【注释】:收起帘幕,驻足逍遥自在,石鼎里燃起了香烟刚刚升起。
    【译文】:收起了帘幕,让心情得以轻松自在地徜徉,石鼎里的香烟刚刚升起,袅袅炊烟弥漫开来。

  4. 玉露剪桐花,化作空阶雨。
    【注释】:晶莹剔透的露水像是剪刀一般裁剪着梧桐树上的花,它们化成雨水洒落在空荡荡的台阶上。
    【译文】:像一把精致的剪刀一样,晶莹的露珠切割着梧桐树上盛开的花,将花朵变成雨水,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落在空无一物的台阶上。

【赏析】:
本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场景,山中之人在宁静的夜晚未能入睡,而是静静地倚靠在秋日的亭子上直到天黑。通过“蟋蟀”和“池照”两个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卷幔驻逍遥”与“石鼎烟初炷”两句展示了作者放松心境、享受自然美景的情景,而“玉露剪桐花”则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露水的纯净与美丽,最后“化作空阶雨”则将这份美好瞬间转化为永恒的记忆,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夜晚,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