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莫倚楼,楼外愁烟织。
落尽碧梧桐,一夜新寒色。
篱菊映残枝,江雁飞连翼。
时节又开炉,只是无消息。

【注释】

生查子二首 其二

朝来莫倚楼,楼外愁烟织。

落尽碧梧桐,一夜新寒色。

篱菊映残枝,江雁飞连翼。

时节又开炉,只是无消息。

赏析: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词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词上片写元宵节夜晚的夜景与心情,下片写对妻子的怀念。全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朝来莫倚楼”,起句突兀而起,一反常态。“朝来”即早上以来,言自晨起以后便没有倚靠过高楼。“莫倚楼”即不要倚靠高阁。“莫倚楼”者,是说自己已经不习惯在高楼上倚栏远眺了。“朝来”,犹云“近日”。言近日以来,自己便不再倚靠高楼而远眺了。此句既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和词人心境的变化,同时又暗含着一个重大的消息:自己将不会在元宵之夜赏灯了。“楼外愁烟织”,此言楼外之愁如烟雾一般地缭绕。“愁烟”乃由浓重的忧愁而形成的烟雾状物,形象地表现了词人的愁绪之深重,其愁绪之深重则又如烟雾般地缭绕着楼外。“织”,织布也,形容烟雾弥漫、纷乱如织的状态。《世说新语》卷上《言语》:“谢公(谢安)数岁时,家酷贫,仁在东山,诸人俱出觅食,仁亦随至。竟日无言,仁怪之,以问母,母曰:‘汝方应耳根清净,岂得似汝外邪?’”。这里用此典,意谓:自己因思家而忧愁缠结、心烦意乱,如同被浓密的烟雾所笼罩一样。此句不仅写出了自己此时此地的精神状态,而且暗示着自己因思念家乡亲人而无心欣赏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落尽碧梧桐,一夜新寒色。”此言碧绿色的梧桐叶已凋落殆尽,一夜之间便显露出新的寒意色彩。“碧梧桐”指碧绿的梧桐树叶。梧桐为落叶乔木,夏初叶色青翠,入秋后渐转黄赤或橙黄色,故名。此处以梧桐之叶喻人之心。“新寒色”乃指新的寒意色彩。此言一夜过去,梧桐叶已经完全凋落殆尽,一夜之间便显现出新的寒意色彩。“一夜”,指一昼夜。此言一夜过去,梧桐叶已经完全凋落殆尽,一夜之间便显现出新的寒意色彩。“新寒色”,指新的寒意色彩。此言一夜过去,梧桐叶已经完全凋落殆尽,一夜之间便显现出新的寒意色彩。“新寒色”,指寒冷的新色调。此言一夜过去,梧桐叶已经被全部凋落殆尽,一夜之间便显现出新的寒意色彩。

“篱菊映残枝,江雁连翼飞。”此言篱笆旁盛开着残败的菊花,江边成群的大雁连成一串,一起飞去。“篱菊”,泛指野菊。“残枝”,指花茎上的枝条已经枯落、折断。“江雁连翼飞”,言江边的大雁排成一队飞行。“连翼”,即“连翅”、“连翩”。此言篱笆旁盛开着残败的野菊,江边成群的大雁排成一队飞行。“篱菊”,泛指野生菊花。“残枝”,指花茎上的枝条已经干枯、断裂。“江雁连翼飞”,指江边的大雁排成一队飞翔。“连翼”,即“连翅”、“连翩”。此言篱笆旁盛开着残败的野菊,江边成群的大雁排成一队飞翔。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晚春景象:篱笆旁的野菊已经凋零殆尽,江边成群的大雁正在排成一队飞去,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时节又开炉,只是无消息。”此言季节又将到来了,又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但是家里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时节”,一年之中的季节更替时期。此言季节又要到来,即又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开炉”,犹言“点火”、“烧火”,此处指点灯笼。此言家家户户都要点亮灯笼、燃放烟花爆竹。“消息”,即消息、音讯,指家人的消息。此言家家户户都将点燃灯笼、燃放烟花爆竹,但是家里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只是”,即只是如此而已。“无消息”,即没有消息、音信。此言只是如此而已,没有一点消息传来。此句意谓:尽管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来临之际,可是家里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消息”,即消息、音讯,指家人的消息。此言家家户户都将点燃灯笼、燃放烟花爆竹,但是家里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只是”,即只是如此而已。“无消息”,即没有消息、音信。此言只是如此而已,没有一点消息传来。此句意谓:尽管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来临之际,可是家里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整首诗通过描写元宵佳节的到来以及自己不能观赏这一节日盛况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无法欣赏节日美景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