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渺神宫霄汉间,丹梯突兀迥难攀。
苍龙峪窈云归洞,白鹤祠孤雪满山。
呼吸自能通帝座,风烟原不到人寰。
未逢刻石千年事,《梁父吟》成独往还。

《登岱》是一首创作于清代的诗作,由陆次云所作。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读:

  1. 飘渺神宫霄汉间:首句“飘渺神宫霄汉间”描绘了泰山在天空中若隐若现、高远神秘的景象。这里的“神宫”和“霄汉”都是对泰山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泰山在天地间的崇高地位。

  2. 丹梯突兀迥难攀:接着,诗人用“丹梯”来形容登山之路的艰险,而“突兀迥难攀”则进一步突出了山路的陡峭和难以攀登的困难。这不仅反映了登山的难度,也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威时的敬畏之情。

  3. 苍龙峪窈云归洞:这句描述了苍龙峪深处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云彩都要回到山洞之中,增添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同时,这也暗示了泰山的幽深和不可轻易触及的美感。

  4. 白鹤祠孤雪满山:接下来的“白鹤祠孤雪满山”则展现了一幅白鹤独立于雪山之上的画面,既富有诗意又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样的画面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也体现了泰山的清冷和孤独之美。

  5. 呼吸自能通帝座:最后一句“呼吸自能通帝座”,虽然字面意思可能让人感觉困惑,但实际上它可能是诗人在表达自己与泰山之间有一种神秘的联系,仿佛通过呼吸可以与帝王沟通一样。这种表述虽然有些玄妙,但也反映了诗人对泰山的一种超脱世俗的敬仰之情。

《登岱》通过对泰山不同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泰山的自然美和人文价值。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也表达了对古代帝王文化的传承和尊重。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登山体验记录,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交流,让读者能够通过诗歌感受到泰山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