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把握形象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石三生”是作者的表字或别称,“风雨连床岁几更”,说明两人的友情深厚,风雨同舟,共同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留恋之情。“羌我孤吟怀梦得”,“羌我”是诗人自比;“梦得”是李白的号,这里借指李白,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李白的怀念之情。“有谁共饮胜公荣”,这里的“胜公”指的是白居易
诗句释义 - 银河一带影迢迢:描述了银河的宽阔与远端,用"影迢迢"形容其辽阔无边。 - 此夕双星渡鹊桥:指的是七夕之夜,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鹊桥作为他们相见的桥梁,被提及。 - 惟问西南新月影:诗人特指西南方向,因为新月通常出现在天空的这一位置。 - 团圞何不趁今宵:意在表达为什么不利用这美好时刻去实现某个计划或达成某种愿望。 译文 银河如带,其影像绵延不断;在这七夕之夜
己卯年冬天雪夜怀念友人的诗十二首 符象芝 常常将自己的风骨比作飞仙,下笔文章能卖万钱。 多病定应添药债,奇贫或至断炊烟。 曾期著述同千古,怆别音容又一年。 苦忆夜深谈历象,空庭双立共瞻天。 注释: - 己卯年: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 冬雪:指大雪。 - 怀人:思念某人。 - 十二首:指《夜雪》一诗中的前十二首。 - 常将风骨拟飞仙:意思是说自己总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神仙
【注释】 己卯: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符象芝《己卯冬雪夜怀人诗十二首》:指作者的诗歌作品。滚滚红云一马来,弓弦响处断猿哀:形容大雪纷纷扬扬从天上落下。滚滚红云,喻大雪纷飞;一马来,比喻大雪如从天降的骏马一样疾驰而下。 读书何止称名士,投笔犹堪作将才:意思是说:读书的人难道只是空有其名、没有实际本领吗?我放下书去参军打仗,仍然可以成为将军。 绰有逸风常脱帽:形容自己风度翩翩,不拘小节。
【注释】 己卯: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符象芝时年五十,因避讳改己卯为甲辰。冬雪夜怀人:指写在冬天的雪夜里怀念朋友。 读罢诗书读汉书:指读完了《唐诗三百首》和《后汉书》。 “藏修”二句:谓隐居不仕,没有辜负过自己的志向。负居诸,即“不负居诸”,意即不辜负自己隐居的志向。 得师快比分炎鼎,交我欢逾御李车:得到老师指导,我的才能迅速提高;结交了朋友,快乐超过驾驭李广那样的名将。
【注释】 高颗:高粱穗长,粒大。 参差:参差不齐,错落有致。 贡:进献。 玉食:珍贵的食品。 岂惟:难道只是。 号:通晓,了解。 【译文】 高大的穗子,穗粒饱满晶莹发亮,万顷良田高低起伏,与晚霞相映成辉。 向都城东门进献粮食,充作御膳享用玉食,岂只满足于普通的稻米,还应该懂得桃花的滋味。 【赏析】 这首诗写高粱,赞美高粱的品质和价值。首句“高颗大穗有光华”,写高粱穗长、粒大、晶莹发亮
己卯冬雪夜怀人诗十二首 符象芝 良宵十月初三夜,梦里同看论蜀文。 可否是君来入梦,抑还是梦去寻君。 一、【注释】: 1. 良宵:美好的夜晚。指作者与友人在十月初三的夜晚共同品读关于讨论蜀地的文章,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2. 论蜀文:讨论蜀地的文章。这里指的是两人曾经一起谈论过关于四川的话题,可能涉及到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3. 可否:是否的意思。这里表示作者在思考
注释:夜雨被暗风吹送来,滴滴答答地落在竹上,敲打着窗子发出声响。可许我像古代人一样,为天下人祈祷,实现他们的夙愿。我在小楼中听到雨声,直到天刚亮。 赏析:诗人在夜深时听到雨点敲击窗户的声音,联想到古人对天下人的关心和祈愿,表达了他对人民深深的关爱之情
【注释】 蟾宫:月宫。 栽树:栽种树木。 莫言枝干小,气象已干云:不要认为这棵树的枝干很小,它已经长得很高了。 【赏析】: 《咏物·栽树》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通过描写“栽树”这一平凡的劳动过程,赞美了那些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首联写种树人从月亮上取得种子,然后辛勤地培育;颔联进一步写其对这棵小树精心呵护;颈联则写出了这棵树已经长成,高耸入云。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饱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注释:蜘蛛的网,下垂在屋檐角上,像圆环一样挂着露水。苍蝇别在这里胡闹,天空的网本来就是张开的! 赏析:诗人借蛛丝挂网比喻统治者的严刑峻法,以苍蝇之小,妄图飞上天空,自不量力,结果必然是落入网中,比喻得十分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