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廉
南乡子·剪荷 烟水满池塘,宛有佳人晒翠裳。姣少衰迟俄顷事,思量。难得花香叶又香。 白露剪残黄,百子池边向靓妆。却恨秋风团扇冷,郎当。每替扬雄覆酱堈。 赏析: 此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一位女子在夏日荷花池边的美好时光。首先,词中的"南乡子"是宋代的一种词牌名,用以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感慨与向往。诗中描述了一个夏日午后的场景:荷花盛开,水面平静如镜,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荷叶上
【注释】 槛外:院墙外面。青苍山:青翠的山。清浅溪流:清澈见底的小溪。仙:指仙人。晚同舟:晚上与船夫一起乘船游玩。菟裘:古代隐士所居。方顺:这里指地名。兼复:又。莫待:不要等到,即不要等闲视之的意思。生涯:一生的生活。粗就:粗浅地完成。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景抒怀之作。作者在上片中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慨;下片则以仙人喻隐士,表达了自己要像仙人一样远离尘世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湖上春景的词。下面逐句解析: 1. 纤月:纤,细也,这里指月亮。纤月即细细的月亮,用来形容月亮的皎洁和细腻。 2. 照彻凌波罗袜:凌波,指的是水神的名字,古代传说中能穿凌波微步的仙女。《洛神赋》中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句子,这里用来形容水中的景象,如同仙女凌波而行。罗袜,古代女子所穿的丝质长筒袜,这里用来比喻水面上泛起的涟漪。 3. 兰桡闲了三年:兰桡,用兰花装饰的船桨。闲
南乡子·春寒 注释: 花影漾重重。 锦被春寒未觉松。 更漏犹长人不寐, 丁东。 檐马声嘶一夜风。 胡蝶入帘栊。 梦醒知在画帏中。 枕上诗成时自诵,玲珑。 日射纱窗四面红。 赏析: 此词以“春寒”为题,描绘了春天寒冷而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花影漾重重”描绘了春天的花影在水中摇曳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锦被春寒未觉松”描绘了春天的温暖和舒适
【注释】 殢人娇:又名《南乡子》、《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寄:寄托、思念。十二楼头:指杭州西湖的孤山和北高峰。望尽:看尽。星眸云■(yīn):明亮的眼睛和美丽的容颜(眉目)。天然风致:自然的风采。朱傅粉:搽上红脸的化妆品。亲来瀛洲阆苑:指天上的仙境。瀛洲、阆苑都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泛指仙境。鹦梦初回:指美人刚睡醒,如黄莺出笼般美丽。燕栖未稳:指燕子刚刚筑起新窝,尚未稳定。这些地
南乡子·醉态 何处见烟螺。十顷花香尽芰荷。罗袜无尘纤步到,凌波。正是云绡出绛河。 妙处在梨涡。醉后宫商信口哦。娇惰倩人扶不住,婆娑。不待清歌唤奈何。 注释: 何处见烟螺:何处可以看到像烟雾中的螺呢? 十顷:十分之一顷地,形容很大。 花尽芰荷:荷花都凋谢完了。 罗袜无尘纤步到:穿着罗袜的女子轻盈的走到荷花旁。 凌波:指女子走路时好像凌驾在波浪之上一样。 云绡:薄如云霞的丝绸衣服,这里比喻女子的衣裳
【注释】 参:指佛门中的戒律。 传:传说,流传。 魔:佛教中比喻一切有情众生。 元坛:原指古代帝王祭天的坛位,这里泛指佛法坛位。 【译文】 刚听说他下座参禅,又听说他在讲经说法。就把他当作魔王来看待。仍然听信群魔乱哄哄地胡说八道。 佛祖自然还是原来的佛祖,群魔也会重新争斗逞强。问谁能护法是金刚,只算元坛现相。 【赏析】 此词上片写“我佛”,即作者自己,下片写“魔”,即反对者,以佛祖与魔的对比
诗句释义: 春月 - 描述春天的月光。 照见花枝清绝 - 月光映照下,花朵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玉人 - 形容女子如玉般美丽。 小立花边 - 指在花丛中轻轻站立。 独听枝头早蝉 - 形容只有自己一个人静静地聆听早蝉的鸣声。 蝉早、蝉早 - 强调时间的短暂和早蝉叫声的频繁重复。 莫又韶龄易老 - 不要像春天一样很快就要过去,暗示美好时光的宝贵。 译文: 春夜月光明亮,照着清澈的花朵
诗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春雨。春雨。” - 注释: 春天的细雨。 - 赏析: 通过重复“春雨”来强调春天的到来和雨水对万物生长的重要性。 第二句:“沾润花丛如许。” - 注释: 春雨滋润了花朵,使得它们如此茂盛。 - 赏析: 描绘了春雨给花朵带来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和希望。 第三句:“丽人方倚银屏。” - 注释: 美人正倚在装饰华丽的屏风旁。 - 赏析:
【诗句】 十刹层楼俯镜奁。座中宾客朔南兼。 莲花四月开何早。刚好。香风冉冉透湘帘。 劝酒人来年二八。怜杀。揭帘如玉手纤纤。 共道市坊烧鸭美。松齿。一盘葱本医微甜。 【译文】 十座楼阁如同画卷般展开,俯瞰着波光粼粼的镜面。座中的客人既有来自北国的,也有南方的,真是热闹非凡。 四月的莲花竞相绽放,似乎来得太过于急切了。微风吹来,轻轻掠过那湘江的帘幕。 来年的这个时候,有位年轻女子来到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