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飞声
【注释】 巫山一段云:指巫山十二峰之一。这里借指美人。 画堂:即画堂,华丽的厅堂。 惊鸿影:形容美女的倩影,像惊飞的鸿雁那样轻盈。 偷见:偷偷地窥探。 莲:通“怜”,爱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情人之情的小令。上片写女子在闺房中偷偷窥看窗外的情郎;下片则写女子对情人的深情思念,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他。全词用典贴切,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小词
【诗句释义】 紫藤棚下霏香雨,紫藤花下,细雨蒙蒙。花深处,人在花中漫步,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 梦魂如水一痕消,梦魂消散,如同流水一般。不相信人间真有可怜宵,不相信梦境中的世界。 寻思细细檀心印,细细思考,寻找内心的印记。空把银蟾认,却无法辨认。 为谁唤起旧时情,为谁唤起曾经的情感?只是红墙遮不住箫声,红色的墙壁也无法阻挡箫声的回响。 【译文】 紫藤花下的细雨如雾,花深处,人漫步其中
摸鱼儿 · 庚寅七月十一日东归,嬉婵、麦家丽、李拾璧、马丽婷、符梨姒五女史邀饯佛罗洼园林。即席赋谢,并以志别 向离筵、万花围绕,香城都化罗绮。 四年憔悴麟洲客,只有蛾眉同慰。情早系。似湖海浮名,落拓称才子。弓衣绣未。任宝扇题情,银笺缄恨,悽绝别愁寄。 狂生愿,甘老华鬘界里。怜侬归去非计。尊前便解相思苦,不待骊歌终矣。杯莫置。问如此江山,甚日能重至。瑶琴慢理。怕天际峰青,酒边人远,幽梦隔云水。
【注释】晓寒霜重:清晨,寒气很重。睡鸭沉沉香缕冻:梦中的鸭被寒冷所困,而香炉里的香也因寒冷而冻结。关了窗纱:关上了窗户上的纱窗。人比梅花更瘦些:与梅花相比,自己似乎更加消瘦。 【赏析】这首词写一个闺中少妇在深秋寒夜的孤独苦闷。上片写室内情景;下片写户外景。全词以“减兰”为调名,韵律和谐,音韵凄清
菩萨鬘 阑干柳色含情绿。骚人心比阑干曲。莫道不销魂。春红瘦几分。 斜阳花影软。十二湘帘卷。银甲上瑶丝。柔情筝雁知。 注释: 阑干:栏杆,泛指长条形的物体。 菩萨鬟:即菩萨髻。 湘帘:用湘妃竹制作的帘子,这里泛指帘幕。 柔情:温柔的情感。 赏析: 《菩萨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闺怨诗,全篇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女子思念远方恋人的凄苦之情。 首句“阑干柳色含情绿”,描绘了一幅春日里
《菩萨蛮·独游莎露园》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词作。潘飞声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春日里独自漫步的画面,同时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怀以及对春天深深的留恋。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潘飞声(1858-1934),字兰史,号剑士、心兰、老兰,别署老剑、剑道人、说剑词人、罗浮道士、独立山人等。 - 潘飞声祖籍福建省,先祖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广东经商
诗句解释: 1. 海上云萍 - 形容人生如海上漂泊,无根无定。 2. 叹遇合 - 感慨自己的遭遇和缘分。 3. 姚冶 - 古代女子美貌的代称。 4. 江东词赋 - 指江南一带的文学才华。 5. 马策风尘三载倦 - 形容在外为官或征战多年,身心疲累。 6. 龙标乐府双鬟索 - 比喻才艺出众,但求知若渴。 7. 照海天 - 比喻文笔高超,能照亮整个海面。 8. 椽笔吐长虹 - 形容文才横溢
登石门 匹马破蛮烟,倚剑峰峦间。 雨晴天外看,好山画中还。 想见夸娥力,划此孱颜颜。 壮志任投閒,醉墨斓斑斑。 注释: 1. 马破蛮烟:意指骑马穿过蛮荒之地的烟雾,形容景色荒凉。 2. 倚剑峰峦:手持宝剑,站在山峰之上,表现出一种英勇豪迈的气概。 3. 雨晴天外看:在晴朗的日子里,从窗外向外眺望美丽的自然风光。 4. 想见夸娥力:想象着传说中的夸父逐日,展现出一种追求真理和力量的精神。 5.
卖花声 庭院悄无人。门掩黄昏。阑干慵倚独含颦。不为愁花兼病酒,只是怜春。 春梦记难真。闲杀芳辰。倩谁心字夜香薰。空有海棠新月上,知我销魂。 注释:庭院寂静无声,没有人,但门却掩着,傍晚时分。我在栏杆旁懒洋洋地倚着,独自皱着眉头。我不因为花儿而感到忧愁,也不因为饮酒过度而生病,只是怜悯春天。春天的梦境难以实现,让我白白浪费美好的时光。请谁来为我晚上点上心字香,以消除我心中的寂寞
点绛唇 暮雨潇潇,晓来才觉东风软。满池花片。看得春光贱。 瘦减腰围,憔悴何人见。凭阑倦。重帘不卷。误了归来燕。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为咏物词。 暮雨潇潇:傍晚的雨下得纷纷扬扬。潇潇,形容细雨纷纷飘落的景象。 晓来:天亮时或拂晓。 才觉:刚刚觉得。 东风软:东风温柔和煦。东风,春风。 腰围:指人的腰部,此处用来形容人的身材消瘦。 凭阑倦:倚着栏杆感到疲倦。 重帘不卷:重重的帘幕没有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