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伸
【解析】 题盘白山人月林清影图 凉气入疏林,秋光耿遥夕。幽人起披襟,弄月吟寒碧。岭上松风鸣,岩畔流云积。何处啸鸾声,伫立情脉脉。 注释:凉气入疏林,秋光耿遥夕。幽人起披襟,弄月吟寒碧。岭上松风鸣,岩畔流云积。何处啸鸾声,伫立情脉脉。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清幽的山林月色图,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首联“凉气入疏林,秋光耿遥夕”,点出时间是秋天的傍晚。“凉气入疏林”,说明天气转凉,树木稀疏
注释: 1. 太行西来一万里,奔矗直到苏门止。 太行山从西边蜿蜒而来,延伸了一万里的路程,最终到达了目的地——苏门山。 2. 衔烟喷雾不可羁,化作飞泉百道起。 山中云雾缭绕,水汽弥漫,无法被束缚,化作了无数条飞泉,奔腾而出。 3. 涌金亭下云雷喧,大珠小珠沸灵源。 涌金亭下,云雷轰鸣,大珠小珠翻滚激荡,仿佛是仙界之源的灵气汇聚而成。 4. 蛟龙夜撼苍山动,银涛倒卷天河翻。 夜晚
诗句:水落平沙雨一痕,廉纤不断自朝昏。 译文: 当水面落下,平坦的沙地被雨水打湿,留下了痕迹,细如尘埃的雨丝连绵不绝,从清晨到黄昏,一直不停歇。 这句诗描述了雨后的景象。"水落平沙"形容了雨后地面干涸、沙子平整的景象;"雨一痕"则是指雨水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虽然不多,但足以让人感受到雨势之小;"廉纤不断"则形象描绘了雨丝连绵不断的样子,既细腻又持久
太行西来一万里,奔矗直到苏门止。衔烟喷雾不可羁,化作飞泉百道起。 涌金亭下云雷喧,大珠小珠沸灵源。蛟龙夜撼苍山动,银涛倒卷天河翻。 潆洄吐纳千万状,一泓清泌流春盎。海眼潜通星宿波,楼台装点西湖样。 我家江水西复西,浣花锦水联清溪。一行作吏来中土,峨眉玉垒青云迷。 登高忽弄啸台月,树影山光两明灭。岭头南望见中原,九曲河流杯底泄。 孙隐君,去已久,鸾凤之音世无有。仙人天际一招手,他年共作山中友。
凉气入疏林,秋光耿遥夕。 幽人起披襟,弄月吟寒碧。 岭上松风鸣,岩畔流云积。 何处啸鸾声,伫立情脉脉。
水落平沙雨一痕,廉纤不断自朝昏。 马前看取长堤柳,绿到淮南第几村。
张邦伸是清代乾嘉年间蜀地著名的诗人,与李调元、何明礼、张翯、姜锡嘏、孟邵等被誉为“锦江六杰”。 张邦伸出生于乾隆丁已三月初八日,汉州张家后营(今广汉新平镇)人。他才华横溢,一生从事过多种官职,如辉县县令、光州州判和襄城知县等,这些职务上他均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和文学天赋。在辉县担任县令时,他力治劣绅污吏,赈济作事做到“无烂无遗”,了结积案3800余件,官民称赞他的政绩。在光州任州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