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曾定
诗句释义 1. 暑雨淹行旆(行旆:指出行的旗子,比喻军队) - 注释:“行旆”是古代行军时使用的旗帜,这里用以象征军队或旅行。 2. 芳园且驻骢(骢:一种马名) - 译文:在美丽的花园中暂时停下来。 - 赏析: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意外遇见一个美丽的花园的情景,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留恋。 3. 几曾来季札(季札:春秋时期的著名贤士) - 翻译:什么时候曾经像季札那样有见识? - 赏析
【注释】: 1. 渡淮水至翰东作:到翰东去。 2. 击楫:敲打船桨以助过河。 3. 估(gū)帆:商贾的船。 4. 低落:降落、下沉。 5. 津鼓:渡口的鼓声。 6. 凋㩻(wěi):凋敝、衰败。 7. 拊循(fǔ xú):抚慰、引导。 8. 牛犊:耕牛幼崽。 9. 村屯(tún):村庄。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萨都刺在翰东所作。诗中描写了作者从淮水边渡过去,经过翰东的景色和感受。
注释: 出郭不数里,远闻清磬声。 走出城外不到几里地,远远就能听到清脆悠扬的磬声。 四围山匝沓,一径石空铿。 四周群山环抱,一条小溪潺潺流淌,石桥上只留下空荡荡的声音。 寺古凋墙画,僧贫戛釜羹。 寺院虽然古老但破败不堪,僧人生活贫穷只能敲锅做饭。 是谁充隐处,应有佛知名。 这究竟是谁隐居之处?定会有佛祖显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郊外的一座寺庙中听到阵阵磬声,感受到僧人生活的艰辛
暑雨淹行旆,芳园且驻骢。 几曾来季札,今日卧元龙。 山马能人语,庭花带酒容。 最宜窗拓处,如盖一青松。
出郭不数里,远闻清磬声。 四围山匝沓,一径石空铿。 寺古凋墙画,僧贫戛釜羹。 是谁充隐处,应有佛知名。
击楫渡淮水,晴波漾绿蘋。 估帆低落日,津鼓急行人。 地僻承凋㩻,时艰赖拊循。 近来风俗改,牛犊满村屯。
康曾定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渡淮水至翰东作》和《信阳贤隐寺》展示了他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佛学的思考。以下将介绍康曾定: 1. 基本信息:康曾定,字少侯,号麦生,兴县人。他的道光己酉年考中拔贡,后在河南候补知县一职上有过任职经历。 2. 创作风格:《渡淮水至翰东作》与《信阳贤隐寺》展现了康曾定独特的诗歌风格。其中,《渡淮水至翰东作》通过对淮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康曾定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渡淮水至翰东作》和《信阳贤隐寺》展示了他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佛学的思考。以下将介绍康曾定: 1. 基本信息:康曾定,字少侯,号麦生,兴县人。他的道光己酉年考中拔贡,后在河南候补知县一职上有过任职经历。 2. 创作风格:《渡淮水至翰东作》与《信阳贤隐寺》展现了康曾定独特的诗歌风格。其中,《渡淮水至翰东作》通过对淮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